幼苗长至8~10叶、花蕾初显露时即可定植,定植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喷药消灭病虫害。栽前7天和当天,各喷1次杀虫剂与杀菌剂混配药液,一般采用1000倍30%天达恶霉灵水剂(或5000倍96%天达恶霉灵液)+3000倍2%阿维菌素(或2000倍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药液+1000倍“天达-2116”液(壮苗专用型)细致喷洒叶片、茎秆和营养土块,全面杀死幼苗上的害虫与病菌,做到净苗入室。
(2)深翻与施基肥。同番茄栽培,有机肥施用量可比番茄减少30%~40%。
(3)整畦。每100厘米宽,整1南北向M形小高畦,畦面宽60~70厘米,畦沟宽30~40厘米,深20~25厘米。畦垄中心浇水沟深10厘米,宽25厘米。
(4)火烧土壤、高温闷室。同番茄栽培。
20.温室辣(甜)椒栽培,应该怎样定植?定植以后怎样管理?辣(甜)椒植株较小,应该以密植获取高产,每667米2需栽6000株以上,小行距30~40厘米,大行距50~60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前应提前1~2天开好定植穴(或定植沟),定植时应浅栽,不可埋过根颈,以免影响根系发育。水渗后,每株根部浇灌1000倍“旱涝收”液+96%天达恶霉灵5000倍液,每株150~200毫升,以促进扎根,壮苗、防根部病害。定植当天不需封穴,待第2天午后穴温提高,结合锄地以热土封穴。锄地应锄深、锄细,锄后加盖地膜,以利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室内湿度。
辣(甜)椒不耐涝,不抗旱,既怕高温,又怕低温,定植后必须细心管理,方能获得高产。
(1)注意防止低温为害,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幼苗定植后,结合防病与根外追肥,及时喷洒600~1000倍瓜茄果专用型“天达-2116”液(或5000倍康凯液,或5000倍芸薹素内酯液)+0.6%红糖液+0.2%尿素液+防病药液,每10天1次,连喷4~6次。促进发根,使植株根系发达,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提高植株的抗冻(寒冷)、抗旱、抗病性能,保护植株健壮。
(2)温度管理。缓苗前白天27~30度,夜晚18~20度;缓苗后白天23~30度,夜晚14~18度;开花后白天25~30度,夜晚上半夜16~20度,下半夜14~16度;冬至以后白天25~33度,夜晚上半夜16~18度,下半夜12~14度;春分后白天23~30度,夜晚14~18度。
(3)及时揭盖草苫。同番茄栽培。
(4)适时通风。同番茄栽培。
(5)肥水管理。辣(甜)椒根系较浅,根再生能力较差,喜肥不耐肥,喜水不耐涝,在肥水管理上应特别细致。定植前需浇足底墒水,定植后浇好缓苗水,然后细致中耕,反复2~3次,改善土壤透气性,以利扎根、壮根,促进根系发达。此后应根据长势、天气变化情况及土壤含水量决定追肥浇水,浇水应该实行膜下滴灌或在地膜下暗浇。灌水应选晴天清晨进行,水量不宜过大,浇透即可,千万不可积水,每次灌水后,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松土。
追肥应根据辣(甜)椒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肥规律,结合浇水进行。辣(甜)椒幼苗期需肥量很少,一般不需追肥,主要需肥期集中于结果期。在强调施足底肥的基础上,适当进行生长期追肥,第1次追肥在门椒坐住后进行,结合浇水每667米2追施腐熟饼肥50~60千克,或腐熟粪干50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以后追肥应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每15~20天追1次肥,每次每667米2追施腐熟饼肥30~50千克,或发酵粪稀300~400千克。门椒坐住后,大沟追施有机肥。
(6)叶面喷肥。辣(甜)椒叶面喷肥,其增产效果显著,每7~10天应喷施1次。叶面喷肥可结合打药进行,在杀菌药液内掺加以下叶肥:0.1%绿芬威1、2、3号液,或0.2%丰产素液,或0.1%光合微肥液,或0.3%尿素液,或0.6%红糖液,或0.1%~0.07%绿丰宝液,或0.1%~0.2%福乐定液,或0.4%磷酸二氢钾液等。以上叶面肥可掺加1种或2种,但应注意凡喷含有锰、锌、铜等金属离子的药液不可掺加磷酸二氢钾。
(7)保花保果。辣(甜)椒在气温低于18度时会大量落花,难以坐果,不仅直接影响产量和收入,而且易引起徒长,给后期管理造成麻烦。为提高坐果率,可用10毫克/千克萘乙酸液,或30毫克/千克防落素液,或20毫克/千克保果宁液(1支对水500克),或25~30毫克/千克番茄灵药液喷花或蘸花。为防止灰霉病发生,可在药液中加入0.15%的速克灵或扑海因液,并加入适量广告色做标记以防重喷。喷花要在上午8~11时进行,避开中午高温时期,以免发生药害。
(8)植株调整。节能日光温室辣(甜)椒栽培,为提高春节前产量,多实行高密度栽植,如不进行整枝,会造成枝叶混乱、繁茂、郁闭,光照条件恶化,产量下降。为改善这种情况,对门椒以下基部长出的侧枝应及时掰除。结果中期可把下部黄叶、细弱枝、冗长枝及已采罢果的空枝及时剪除,以利透光、壮秧。结果后期还应根据田间密度适当疏除1/3左右的老枝,剔除细弱冗长枝和徒长枝。如植株密度过大,四母斗以上再发二杈枝时,留1杈去1~2杈,去的1杈要留下花蕾摘心。植株叶幕层高达1米左右时,要注意轮换回落结果枝,防止植株过高,光照条件恶化。
(9)调整采收盛期,提高高价期产量。辣(甜)椒季节性差价显著,全年当中,以春节前后1月左右价格最高,春季2~5月份价格较高。为提高腊月份采收量和春季产量,在管理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及早摘采门椒或疏去门椒,促进营养生长健壮,对以后结的椒果,不再采摘,全部保留下来,让其长到腊月20号前后再摘,以提高春节前最优价格的产量,增加彩色果数量,达到高收入之目的。
②加强肥水管理,注意小水勤浇,隔水冲施腐熟粪稀,每沟5~10千克,或腐熟饼肥0.5~1千克。每7~10天根外喷施1次叶面肥。
③春节前40天左右,对各分枝进行摘心、抹芽,摘除基部老叶,去除嫩芽、嫩枝,保留壮叶,集中攻果,以提高产量。3月份前后,对所发新枝再次摘心抹芽,疏除老叶和无果的细弱冗长枝、过密枝,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春季多结果、结大果。
④冬至前半月左右和雨水前,各在操作行中追施1次有机肥,每沟内撒施优质圈肥40~50千克,或腐熟鸡粪30千克,或饼肥5~7千克,壮根、壮秧、促果,增加春节前和早春产量。追肥时要做到撒肥、翻掘、灌水覆膜同步进行,避免氨气挥发,毒害茎叶。
(10)注意二氧化碳施肥。参阅黄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