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024-11-28 12:51: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人生的意义
电影《曼哈顿》里面,伍迪·艾伦老师为人生的意义列出一张单子:格罗格·马克思,韦利·梅斯,阿姆斯特朗的“洋芋头蓝调”,瑞典电影,福楼拜的《情感教育》,马龙·白兰度,弗兰克·辛屈纳,塞尚笔下那些不可思议的苹果和梨,SAM WO的炒蟹,特蕾西的脸。
Travel Channel做过一个英文教育节目:101 Things To DoBefore You Die。IDIGIE同学提供的色情短片“我们的一生”告诉我们,女同学的一生应该至少做过一次否则死不瞑目的事情有:乘坐公车被性骚扰过一次,性骚扰后使用防狼胡椒喷雾水一次,在酒吧被人勾搭过一次,携一枚男人上过教堂一次,与该男人没能白头到老一次。
女同学可以做过但是没做过也不会死不瞑目的事情有:使用防狼胡椒喷雾水后被狼强暴一次,未婚先孕一次,携一枚男人上教堂时该枚男人被十字架砸死一次。
男同学一生至少做过一次否则死不瞑目的事情有:乘坐公车性骚扰过美女一次,性骚扰美女后被该美女使用防狼胡椒喷雾水一次,与一枚女人上过教堂一次,考过托福一次,托福不幸没过再考一次,托福改成机考后总是考不过遂每年考一次……

美国老同志爱迪一辈子都在儿童乐园工作。八十四岁这天,爱迪忽然觉得,在这个到处都是棉花糖味的地方日渐老去,真是奇怪呀!三十分钟后,出了事故,他不幸死掉了,在“这个到处都是棉花糖味的地方”。
如果人一定得死在一个充满什么味道的地方,我愿意死在:1、到处都是春天太阳下面晒得很香的、大片大片的、草的味道的地方;2、充满刚烤出的牛角包牛油气味的地方;3、闻得到死前我所爱的男人(OR女人?为了表示对乔治·桑、苏珊·桑塔格、李银河等老师的崇拜,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身上烟味的地方。
《恋爱的犀牛》里边,黑子问马路同学:你们旁边新搬来的那姑娘是干嘛的?
马同学说:我想是办公室的秘书。
黑同学问:你怎么知道的?
马同学说:因为她身上有股子复印机的味道。
我得争取不死在一个到处都是空调、复印机、有机废气、法国香水味道的地方。

周日去探望产妇一枚,结果那个睡在婴儿床里脸色红不隆咚、眼睛都睁不开的小动物,沦为全体同志的玩具。
回首当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么被玩弄过来的,令人唏嘘。
人生的最初和最后,都是悲哀的,无能为力的,假手于人的,无法自力更生的。生不由我们选择,死也作不了决定,只好尽量把中段它抻长。

回答2:

人为什么活着,有五个层次的认识.

一,不为什么活着.这是人生目的的最初状态.有生存的条件,有亲人朋友,领导同事的关怀爱护,所以活着.至于为什么活着,还没想过.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随着理性认识的不断增加,随着对人生目的的不断思考,人们由此进入第二层次的认识.

二,为我活着.为了我的利益,欢乐,为了我的自由,发展,为了实现我各种各样的目标,为了满足我各种各样的需要.在这一层次的发展中,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目标需要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制裁,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利益,欢乐,自由,发展建立在别人的利益,欢乐,自由,发展之上,那么,他不仅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制裁,还会受到众人的尊敬和赞扬.经过反复观察,反复思考,反复实践,反复比较,人们由此进入第三层次的认识.

三,为他人活着.为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为了自己的父老乡亲,为了自己的祖国人民,为了他们的目标需要,为了他们的生存发展,为了他们的欢乐自由,乃至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都是这一层次的认识.
在这一层次的发展中,如果为了人类的利益而滥用资源,破坏环境,过度侵占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人们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于是,人们认识到,仅仅为了人类的利益,是不够的.人类与动植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员,只有善待它们,保持生态平衡,人类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于是,人们的爱从人发展到物.
在这一层次的发展中,如果人们通过宗教学习,宗教实践,人们还能认识到,人类只是六道众生中的一员,人间只是六道轮回中的一环,人类与六道众生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人类要彻底摆脱苦难,就要度脱一切众生,也让它们彻底摆脱苦难.这是觉者们的共识.于是,人们由此进入第四层次的认识.

四,为众生活着."誓学一切法门,誓度一切众生,誓证一切佛果,誓断一切烦恼",是这一层次认识实践的总纲领.它的实践者是十方诸菩萨."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圆觉经>>).
随着这一层次的不断提高发展,人们逐渐进入第五层次的认识.

五,不为什么活着.这是人生目的发展的最高状态.如<<金刚经>>所言"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 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虽然这一层次的觉者,不以普渡众生为念,却比念念普渡众生的时候更能利益众生.譬如虚空,不以万物为念,天地万物运行其中,又如日月,不以众生为念,无量众生因之受益.
一棵小草,就是正个春天,因为它把自己献给了春天。
所以它是真正的伟大,所以它是最美丽的。
我们因该先学会做一棵小草!

回答3: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忙着工作,也忙着吃,忙着穿……这到底为了什么?到底有什么意义?谜一样的问题,在儿童,在浑浑噩噩、顺从社会习惯而过着一生,不会想到这一问题的,固然是有的。但感受敏捷的,或环境恶劣,事业挫折,身体受到病苦侵袭,失去一分,甚至失去了一切希望。那时,这个问题——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忙些什么,就会涌现心头。虽然问题的偶然想起,或一直萦回脑际,并不能解决,还是不得不一直忙下去——忙着工作,忙着吃,忙着穿……唉!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

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过我的长辈,朋友,他们也给过回答,虽然有的回答思维慎密,逻辑清暂,但我还是很怀疑___也许这只是他/她们的生命意义,不是我的。可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这个问题解答的过程之中。任何意义都是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明白价值所在与拥有价值是两回事,知道怎样能挣到钱与把钱挣到手是两回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所知与事实并不能完全相符,只有在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地去伪存真才能接近正确的答案,在找到关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正确答案的同时,我们也实现了那个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有 ‘求索意识和自我意识 ’(人之天性)的人的发自内心的追问,这个问题是问自己的,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的过程中,人们必然要观察和思索人生,必然要投入生活中去自我检验(因为人们会发现:自己曾经认为正确的答案通常在实践中被自己否定),直到能够回答自己心中所有的为什么,才会坚信此时心中的答案是正确的。往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对这个问题又会产生新的疑惑,于是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人们并不需要谁来告诉自己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的帮助是如何能够使自己拥有“更好地走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路上”的能力。

回答4:

第一要现实,不要任性,不要在真空中思考虚设的问题,你们目前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就业和生存,学好本领才是硬道理,这需要踏踏实实的下功夫。

第二,要自制。小孩子吃不到糖果会哭闹,你们是得不到爱情就苦恼。这有什么区别?伟大在哪里?如果你象挑剔你的情人一样挑剔自己的行为,那么你的情人要比现在的好很多。

第三,对一部分自卑的人,我劝你们勇敢一点。正如我前面所言,人们生而平等,你不要顾忌别人(有好人也有坏人)的脸色而委屈了自己,无论你是多么想把事情处理好。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并不是好事,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冷静沉着,可以循序渐进但不能自暴自弃。

第四,惰性是与生俱来的习惯,但绝不是好习惯。改变习惯要从行动开始。

第五,不要遇难而退,要知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这不仅应用于大目标,而更实际的意义是能助你走出解决眼前的困境,并走得更远。很多时候你都会发现河水不象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样深。

第六,不要问别人幸福是什么,你的快乐和痛苦自己清楚。

第七,从做好眼前的事情开始。不要以为思想压倒一切,多懂一些道理固然好,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行动其实更重要。不需要懂的道理就不用去懂,这也是一个道理。

第八,要懂得知足者常乐,你我皆凡人,肯定又很多事情不会尽如人意,要懂得不懈的追求,也要懂得珍惜的对待。

回答5:

人最怕的就是陷入一种状态,即固执地追问人生的意义。当我们沉溺于这种思考中而无法自拔时,通常都会走向虚无。

不断地探求人生意义者,多是些阅读狂,或者说,正是阅读使他有了这个让人痛苦的问题。英国作家毛姆是个读书狂,他的阅读面单看他的读书随笔就可见一斑。很自然的,他开始追寻这个问题了。年轻时,他一边读书,一边满世界的逛。这与其说是他的好奇,倒不如说是在寻找答案。他到过中国,“谦卑”地拜访过鸿儒辜鸿铭;他去过印度,希望从吠陀中领悟这一难题;他甚至到过塔斯提岛,在那里,他追寻着大画家高更的足迹。在读书与历世的过程中,他终于领悟到:人生就像一条波斯地毯,虽然华贵美丽,但却毫无意义。(《人性的枷锁》)至此,这位痛苦的探索者解决了他的难题,可是,他却滑入了虚无的泥潭。

几年前,有人向我推荐了北京的一位年轻作家写的书。在那本书里,主人翁自称为“性交爱好者”。他的生活没有目的,除了少数和他一样愤世嫉俗的朋友外,他讨厌周围的人们。我不知道作者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整天的不工作,竟然有着很高的收入,有着大把把自由的时间。每天除了读书、看电影、去酒吧喝酒并领回女人外,他们基本上无事可做。(石康《晃晃悠悠》)得承认,这种生活当时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在那个时期,它一度成为我的梦想,后来慢慢明白:梦想而已。那个主人翁是个寻求到了人生意义的虚无者,虽然他还以为自己正在为此而痛苦呢!

明白了此生的意义的人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因为了悟而幸福,为虚无而痛苦。于是他就想寻找一个出口,替无边无际的虚无透口气。比如说曹雪芹吧,他在举家食粥的日子里,固执地去追寻往日的时光,从对那段歌舞升平、温柔繁华回忆中寻求慰藉,虽然这时常让他满含泪水。整理过去让他彻悟,使他有深入骨髓的痛苦,然后,在文字的世界里,他把这种痛苦升华,最后,他的痛苦成为“人”的标记。曹雪芹的一生是虚无,可他竟然用笔为后来者指出一条救赎之道。在世人的眼中,他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于是,他的人生不再虚无。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无法成为象征,只有任自己虚无下去了。有时我想,这滚滚红尘中的每一粒细小的微尘,它们从未知中来,又消逝到未知中去。生,成了一个独立的过程,就在那生的刹那间,它又经历了多少痛苦的折磨呢?叔本华说,幸福只是痛苦与痛苦之间短暂的休息。那还需追求什么幸福呢?于是,它们不断的追问: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能回答,因为大家只看到彼此推撞拥挤,向未知的前方奔去了,谁会留心一介微尘的微妙的内心世界呢?所以大家都感到孤独,并为此而感到痛苦。人对痛苦的忍受力是惊人的,不久,感觉就麻木了,甚至会爱上它。弗洛伊德说:“当人长期处于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时,他就会爱上这种痛苦”。每当我看到现代人那么固执的封闭自己,坐在黑暗的角落里沉思默想时,就禁不住说,瞧!他们是追寻人生意义的一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