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力下降进展缓慢,经年累月后才被发觉。
老人在与熟人相聚时谈笑风生,少有困难,但与陌生人交谈就会应答犹豫,答非所问。在嘈杂的环境中感到更为吃力,特别是在许多人参加的集体活动中交谈有障碍。
2、可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声。开始时为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为持续性,白天也可听见。耳鸣常始于30~40岁,其出现率随年龄而渐增,60~70岁时达到顶点,此后即迅速下降。
多数伴有耳呜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耳呜感到“习惯”,以后耳鸣可以自动消失。
3、常有听觉重振现象,即患者常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觉得太吵”。因而容易被人误解为“装聋作哑”。
4、语言分辨率与纯音听力不成比例,多数情况下纯音听力减退不及语言听力严重。年龄越大此种现象越明显,即在许多老年人尽管纯音听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讲话的内容
老年性耳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大多都是高频较差,听见声音听不清楚,并且有重振现象。
一般情况属于功能性退化,其特点是听声音很困难,同样的话要说几遍才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