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格言联璧》
二、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格言联璧》
三、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格言联璧》
四、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格言联璧》
五、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格言联璧》
六、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格言联璧》
七、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独懔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格言联璧》
八、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格言联璧》
九、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格言联璧》
十、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 (又名《觉觉录》、《传世言》)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甚且将此书置于左右,朝夕参悟。盖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其说理之切、举事之赅、择辞之精、成篇之简,皆冠绝古今,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格言联璧》是清人金缨编辑的一部格言集成。金缨,字兰生,清朝道光、咸丰时人,他遍览群书,凡遇名言佳句便记录下来辑为《觉觉录》,后因《觉觉录》篇幅浩繁,刊刻费用巨大,又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选编为《格言联璧》。
一、[原文]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译文]
什么是卓越的品行?即日常的行事;
什么是德高之人?是小心谨慎的人;
怎么样才能够明了德义努力去做?惟有虚心学习;
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二、[原文]
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三、[原文]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译文]
一人独处应谨慎自己的行为,预知每一心思所含的意念,严肃威仪安于天命,敬人伦以成圣贤,谨慎各种行为以成就德引,改过向善以成贤良。
四、[原文]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五、[原文]
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译文]
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明白而果断,识理要正直诚实而通达。
六、[原文]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译文]
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七、[原文]
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独懔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译文]
满口仁义道理,但内心却充满邪念,只责怪他人而从不责骂自己,这种人称为“挂榜圣贤”。只怕恶行为人所见,能敬畏鬼神,知人又知天理,这才是实际的学问。
八、[原文]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
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译文]
眼界要开阔,就要游鉴名山大川;度量应宏大,须得熟读经史典籍。
九、[原文]
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
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译文]
无思无虑,心境应当平静如水;不求冒进也不忘记,学业当如流水一般永无止境。
十、[原文]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
读书求明理,须让自己满意;与别人谈道理,须令别人佩服。
参考资料
金缨.《格言联璧》.不祥:不详,咸丰元年
360个人图书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09/18/50688707_7115859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