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实行“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也就是制定法律减少禁令(“约法省禁”)以利发展生产,农田租税规定为十五分之一(“十五而税一”);限定官吏的薪金(“量吏禄”),限制官府的用度(“度官用”),平衡官府的财政收支,维持起码的官府机构运转,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以赋于民”)。这就是汉初基本的轻徭薄赋政策。
新生的西汉政权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发展,需要平息不断出现的诸侯王叛乱,还要应付匈奴“和亲”需要的物质需求,需要供养王侯将相和数十万军队的日常生活用度,改善官府办公条件,还要建造皇宫,这都需要更多的财政收入。怎么办?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彊族於京师。”
《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更令民铸钱。”
这些《史记》记载的内容,说明高帝除了上述基本的轻瑶薄赋政策之外,还另外又采取了两条重大的措施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
其一,《史记·货殖列传》上述记载,汉朝建立后(“汉兴”),天下统一(“海内为一”),开放山泽禁令(“弛山泽之禁”),便于开荒种植、养殖,以及开矿冶炼,多种经营,从而物产丰富。这是官府采取的非常有力的发展生产的积极措施。
其二,《史记·平准书》上述记载,号召民间铸钱(“更令民铸钱”),开通关卡(“开关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于是“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这是又一发展经济的有力举措。如果只是单纯的发展生产,而没有“令民铸钱”和开通关卡,就不可能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这里开通关卡和“令民铸钱”是关键。显然,民间的商品生产和流通都是自由的,但没有官府的许可或鼓励,谁又敢如此作为呢?为什么秦朝时不会出现?在西汉建立之初,实行自由的商品经济,是个非常大胆的创举。
《史记·平准书》记载:自皇帝以至各级官吏都有自己的封地,各封地的租税等收入各自私养,上面不再另外发经费(原文是:“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於天下之经费。”)。这里说的关卡,我理解是由于各郡国内部的生产和收益是各自独立掌管,各郡国之间的商品流动便有关卡控制,但关卡必须开通。
其三,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各地富商豪杰增多,诸侯王有权,更容易富有。为了防止富商豪杰诸侯乘机作乱,必须加强监管。《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徙豪杰诸侯彊族於京师”,也就是集中豪杰诸侯在京师作为人质软禁起来。这是为强化管理巩固经济发展成果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如果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难有诸侯的豪富,也就用不着担心富商诸侯乘机作乱。
这些积极的大力发展经济的强有力的措施,使西汉经济走上了一条长期发展繁荣昌盛的道路。这三条强有力的发展经济加强监管的措施,单纯“与民休息”的说法难于解释,远远超出了上述基本的轻瑶薄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