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司马懿会造次,为何曹操不杀他以绝后患呢?

2025-04-02 05:30: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以曹操的阴险狡诈,洞察入微,知人之明,御人之高,心狠手辣,他本人就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汉高手,他岂能看不出善于韬光养晦的司马懿的城府深不可测?对他的江山社稷,后世子孙极具威胁?司马懿的潜能之大他是心知肚明了如指掌的。其实他的内心也是充满着矛盾抉择的。

他也是一个惜才爱才之人,喜欢招贤纳士为其所用,成就大业。同时他的内心又有一些嫉贤妒能,害怕这些人才太过于放纵,难于驾驭。他的身边谋士能人云集,他也杀害了其中不少名士,落下了不少话柄,留下了不少骂名。对于司马懿他是又爱又恨。爱其大才,又担心自己养虎遗患,为曹魏政权培养出一个掘墓者。在当时司马懿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一流人才,后世子孙的江山需要他的精心辅佐,此人老谋深算,行事一惯低调,不事张扬,小心谨慎。不显山不露水的。曹操即便想杀他,也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很难自圆其说。一旦贸然处之,杀了司马懿,就会立马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今后谁还敢来投奔你?

司马懿毕竟是有功之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司马懿年轻有为,曹操已经老了。即便有朝一日,司马懿羽翼丰满,有谋朝篡位之心,曹操也是等不到那一天的。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转化过程。今朝有酒今朝醉。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曹操也管不到那么多了。后面的一切,全都要看后世子孙的造化如何了。后来司马懿果然是全面学习复制了曹操一步步谋朝篡位的成功之路,让后辈取而代之。那些都是后话了。

熟读三国的朋友们肯定对曹操这个人是耳熟能详的,乱世奸雄也正是世人给他的称谓,历史上的曹操也确实是一位英雄。曹操为人奸诈不假,但却不失为一个真英雄。他求贤若渴,曾多次大胆任用贤才,三国君主中,曹操对贤才的态度是最好的,所以他手下不乏栋梁之才,人才济济!

说道曹操手下的人才,就不得不说杨修与司马懿,杨修这个人,可以说是曹操手底下最聪明的一个,曹操随便写个字,他都能猜出曹操的心意,比如说,曹操曾在新建的相府大门上写了个活字,众人看不懂曹操写这个字是要表达什么意思,但杨修看懂了,便命令工匠将门修小,曹操知道后大感神器,也对杨修的智慧赞不绝口。但杨修这个人,做人太高调,不懂收敛隐晦,最后惹怒曹操,被曹操斩首,能猜透主子心思的奴才,还要大张旗鼓的炫耀,不杀你还等啥?事实上,杨修的确聪明,但是用现代话来说,杨修这叫小聪明,没有情商,更没有大智慧。曹操手下人才中最聪明的其实是他,一个让曹操既爱又恨的贤能,一个让曹操想杀又不能杀的大才,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魏国后期最出彩的谋士之一,司马懿二十三岁时,便已经开始跟随着曹操了,但其前期默默无闻,从不显山漏水,直到魏国后期,司马懿才开始将他的大才显露出来,曹操对司马懿是既爱又恨,爱其才能,恨其不忠心,所以,很多时候,不管战争有多艰难,曹操从来不让司马懿领兵,只是向他询问应敌攻城策略,曹操也曾多次对心腹说过,司马懿,狼子野心,不可赋予兵权,否则迟早都是国家大患,曹操死前曾给儿子曹丕留下遗言,吩咐曹丕要小心提防司马懿,万不得已时,可以将其杀掉,一定不能让司马懿掌握兵权。曹丕也落实了父亲曹操的遗言,只可惜曹丕无大才,至死都没有解决掉这个隐患。

其实,说的再细一点,司马懿这个人实在是太厉害了,他骗了曹操几十年,为人低调,又懂隐忍,我想,或许就连曹操自己都不知道司马懿心里想什么吧,这样的人才就好比烫手山芋,既想吃又舍不得扔。曹操多次想杀了他却又下不了手,因为魏国需要这样的人才,曹丕需要这样的人来辅佐,说到底是曹操离不开司马懿,所以到死都没有动司马懿。曹操其实在赌,只可惜他押错了!一代奸雄曹操,最爱的是人才,伤他最深的也是人才.......

但其实说起来,这也是天命,曹操65岁便逝世了,儿子曹丕40岁便去世了,孙子曹睿活了36岁,而司马懿却活了73岁,熬过了曹家的三代人,这就是天命!说起来可笑的是,曹操一直认为,司马懿是在给他打工,却不知,曹家三代人其实是在为司马懿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