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评价

2025-04-06 11:03: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教育的素材。

小学科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许多科学新发现”凝聚着许多科学家的毕生精力和心血,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我国,也出现了许多科学家科学学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具有情感教育意义的素材,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傅科的傅科摆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数学,努力学习。

二、尊重学生,营造情感教育的氛围。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情感和思想。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学会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用我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感化每一个学生,在学生中起表率作用,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灵深处,发出真情尊重、爱戴我们老师,喜欢上我们的课程。

同时,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构民主、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师生交流,搭建情感教育的平台。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场所,课堂教学靠师生双边活动、生生互动来完成。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提高辨析、表达能力,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能大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激励评价,提高情感教育的成效。

成功的喜悦会激发人的斗志,催人奋进。而经常处于失败和批评、指责中,往往会让人丧失自信心,冲淡学习热情。所以为提高情感教育的成效,我们老师要注重采用激励评价,用赏识的眼光多留意学生的“闪光点”,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百折不饶、谦虚谨慎的健康心态。注重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关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采用激励性语言,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期待、赞赏、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有情有趣是数学,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无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探究、勤与动手、乐于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