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女排为原型的电影《夺冠》火了,很多人都了解了老女排是如何训练的,也知道了中国女排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而且这部电影不止将中国女排带火了,张常宁也跟着火了。
《夺冠》有这么一个片段,张常宁来到发球区,一边思考一边习惯性转球,一片寂静……裁判哨响了,张常宁发球超时,对方得分!这个镜头极具笑点,不过张常宁发球前总转球,这确实是真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张常宁是沙排出身,习惯性转球抖沙子。后来就成了一种个人暗示,不转不会发球。仔细看的话,她不是转几十圈,是单手转6下,拍6下,双手转6下。很多运动员有类似的习惯。比如卡尔马龙罚球时嘴里说什么到现在也是个谜,比如C罗踢点球时站的像个圆规,等等。
《夺冠》还有个片段是,主教练让队员们去谈恋爱,要知道女排队员张常宁就因为恋爱问题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议。18年亚运会期间23岁的张常宁因为有伤没跟着国家队打比赛,但却突然在国内高调宣布与未婚夫订婚。
中国女排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为了女排事业,大多数球员都把个人问题放在事业之后。极少有女排球员在退役前结婚,而高调宣布订婚、在网络上公开的更是少见。目前中国女排阵容中有多名30+的球员,虽然伤病缠身,但为了女排事业,依然选择了坚持,令广大球迷钦佩。
那么谈恋爱对打球有影响吗?中国女排历史上,拿结婚证了,但不办婚礼而继续女排训练比赛事业,直到某个特定时间才退役正式结婚办婚礼。这样的事,各省队国家队都比比皆是,特别是各省队,还有已经退役结婚的又回来继续打全运会的也比比皆是。五连冠时期的曹慧英,白金一代时期的周楚红,都是领结婚证了,但还在国家队打主力,退役在说正式结婚的事。
正常的恋爱,如果处理得当,也许可以把影响降到最低。我个人认为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天津女排的王宁,是已婚运动员,但是能够很好处理家庭和比赛。不过张常宁从女排世界杯的表现来看,状态并没有下滑,总之奥运会就快来了,中国女排加油吧!
张常宁是战役女排里面比较受关注的一位运动员,而且非常特别的是她在打球的时候会忍不住转排球,就是因为她最开始是打沙滩排球的,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比赛轮到她发球,然后她一直转球没有发,最终裁判吹口哨,一分就这样失去了。如今有了另一半的她生活也变得丰富有趣了一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谈恋爱多多少少会对打球有一些影响。早恋的话对学习有影响,打球谈恋爱对打球又有影响,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时间不够用,其次是精力跟不上,还有就是生活重心可能会有所转移。
一、时间不够用。谈恋爱对我们的时间会占用比较多,首先两个情侣之间肯定会约会,吃饭,看电影以及逛街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即使是没有办法一起约会相处,也会通过打电话或者是聊微信来沟通感情,这个过程肯定会占用彼此很多的时间,如果没办法占用训练的时间,就会过占用休息时间,比如晚上睡觉之前两个人聊一下,平时可能十点就睡了,而谈恋爱可能就会到十一点多,长此以往会减少休息时间,整个人的状态会变差,因此间接地也会影响到训练。除此之外,如果两个人感情稳定了,肯定要结婚,然后要怀孕生小孩等等,三天两头的产假或者婚假肯定会对训练产生很大影响。
二、精力不够集中。除了需要占用大量时间之外,谈恋爱还会占用我们非常多的精力,我们会因为他的喜怒哀乐而开心或难过,最好的状况就是只有在休息时间才想到对方,但是这是非常难的,一般来讲,即使在我们训练的时候,也会忍不住想起对方,从而造成精力不集中,那么必然训练的质量就会有所下降,进而对训练产生影响。而且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平时的高强度训练已经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在训练结束之后,还要进行谈恋爱,必然会让整个人长期处于劳累的状态,时间久了,必然会精力跟不上,然后影响到训练。
三、生活的重心转移。对于国家队的运动员来说,那么生活的重心肯定就是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一心扑在这个上面,其他的都是次要,然而谈了恋爱之后,感情也会占有一定的比重,尤其是结婚生小孩以后不管是体力还是记忆都会有所下降,重心也会更多地向生活上面倾斜,很有可能会自顾不暇,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能抽出来训练。况且每个运动员的巅峰时间都是有限并且短暂的,在结婚生子上有所耽误之后必然对她整个职业生涯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张常宁发球前的转球习惯是在她打沙滩排球的时候养成的。原因是打沙滩排球,球上会沾上沙子,转球可以把沙子抖掉。谈恋爱也不影响她打球,反而会更加认真刻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