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电机组使用润滑油的作用是什么

2025-03-29 05:18: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   1、润滑减磨:活塞和汽缸之间,主轴和轴瓦之间均存在着快速的相对滑动,要防止零件过快的磨损,则需要在两个滑动表面间建立油膜。有足够厚度的油膜将相对滑动的零件表面隔开,从而达到减少磨损的目的。(仅供参考:福建亚南电机答)

  •   2、冷却降温:机油能够将热量带回机油箱再散发至空气中帮助水箱冷却发动机。

  •   3、清洗清洁:好的机油能够将发动机零件上的碳化物、油泥、磨损金属颗粒通循环带回机油箱,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冲洗了零件工作面上产生的脏物。

  •   4、密封防漏:机油可以在活塞环与活塞之间形成一个密封圈,减少气体的泄漏和防止外界的污染物进入。

  •   5、防锈防蚀:润滑油能吸咐在零件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

  •   6、减震缓冲:当发动机气缸口压力急剧上升,突然加剧活塞、活塞屑、连杆和曲轴轴承上的负荷很大,这个负荷经过轴承的传递润滑,使承受的冲击负荷起到缓冲的作用。

回答2:

  1、凝固点要低。机油冷却到完全丧失流动性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凝固点高的机油容易失去流动性,机油达到凝固时,润滑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要求机油的凝固点要低,特别是严寒地区,凝固点一般要求在-30℃~0℃。
  2、黏度要适当。黏度表示机油的“稠稀”程度,它是机油最主要的性质。机油黏度大,承载能力强,易于保持液体润滑工作状况。但黏度过大,会使摩擦阻力增加,造成内燃机有效功率下降,低温时起动困难;黏度过小,机油容易从运动机件的间隙中流失,油膜不易保持,润滑性能变差,从而加剧机件的磨损。机油的黏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时,黏度下降;温度降低时,黏度增大。机油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小越好。反映机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常用运动黏度比表示。运动黏度比小,表示机油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小,内燃机正常工作时,温度的变化对机油黏度的影响不大。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采用加入添加剂的方法来减小机油的运动黏度比。
  3、适当的闪点。机油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一部分会挥发变成油蒸汽,油蒸汽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一种混合物,当遇到明火时会立刻发出闪光,这个发生闪光时的温度叫做闪点。闪点是用来评价机油的易燃性和挥发性的指标。闪点越低,机油的挥发性越强,会增
  加使用消耗。柴油机用机油的闪点一般在185℃~215℃左右。
  4、无腐蚀作用。机油对金属应无腐蚀作用金属的腐蚀主要是油中含有酸碱类化学杂质而引起的。特别是含酸物质越多,酸值越大,对机件表面的腐蚀作用越厉害。因此,除了不允许在机油中含有水溶性酸和碱外,还要求酸值越小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