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广粤路麦德龙对面那座山什么来历?

2025-04-14 03:20: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海虹口广粤路麦德龙对面那座山叫靶子山。来历如下:

  • 中国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里都存有和过去操练兵马的“校场”有关的地名,这在上海倒是没有的。上海多的是近代军队练习射击用的靶场有关的地名,单是在市北虹口地区就有3处和靶场有关的地名。

  • 外国列强在上海建立起租界后,1853年太平军攻克了镇江,江南震动,来租界居住的外国冒险家们就组织起了号为“万国商团”的民兵武装,宣布租界“武装中立”。1870年,这支民兵武装被租界市政当局“工部局”收编为正式的租界武装,设立起司令部,开始正规训练。在当时美租界外的虹口港一带买了一块地,作为打靶的靶场。这个地方后来就被上海人叫做“靶子场”,在靶场南面筑的道路就称为“靶子路”。

  • 1896年新建的万国商团靶场就是今天的鲁迅公园和虹口足球场。这个地方当时也不在租界里,工部局买下这一大片土地作为靶场,从北四川路往北延伸,修了一条通往靶场的马路“新靶子路”——这就是现在武进路北的那一段四川北路。实际上这块土地实在是太大,靠近路口的地方被改为了外国人野游的公园,号为“虹口公园”,公园的北面则建起了运动场、游泳池等体育设施。真正做靶场的只是它的东北片,为了挡子弹,在靶场上堆起了一座土山,上海人至今仍然叫它“靶子山”,是今天鲁迅公园里的制高点。

  • 1937年813事变后,日军侵占上海,宣布征用万国商团靶场,供日军和日侨使用。而日军的靶场则在其侵占的广粤路胡家宅一带占地建造‘’作为地名一直用到了20世纪末。
    这个靶场在今天的汶水东路、广粤路口,占地面积很大,也堆起了一个挡子弹的大土山,也叫“靶子山”。

  • 1990年代中期,“靶子场”一带发生巨大变化。靶场被封闭,不再打靶和执行死刑。部队农场也早已撤消。在靶场的对面建起了上海市北部最大超市之一的“麦德龙”,而附近地区盖起了一片片的住宅小区。只有“靶子山”依然矗立,满山的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