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生态旅游中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存在大量有机污染物,造成水体浑浊、观赏功能降低、生态系统破坏等恶果,具体防治方法有:
(1)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暂行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
(2)农家生态旅游地不进行工业项目建设,并严格控制周边地区的工业建设项目,杜绝工业污染源,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生产向农村转移。
(3)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大力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推进科学化施用化肥和农药,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尤其是防治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发展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生物农药,保证食物供给的环境安全。
(4)完善排污系统,从“面上”控制水体污染。在农家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污水治理工程,不仅可以缓解农家生态旅游区出现的水体污染问题,而且能为广大农村在改善水体环境方面树立样板。农家生态旅游区应在现有农田灌溉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城市排水系统的经验,推进灌溉系统和污水系统分流改造工程。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监测达标后再并入农村灌溉系统,这样才能保障农家生态旅游区游客、经营者和当地村民的用水安全,也才能保证这些区域的农产品真正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
(5)推广生物治理工程,对农户排水进行处理。由于乡村聚落分布较散,不可能对各个农家生活污水进行收集集中处理,所以应该针对各家各户(尤其是农家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展开“洁源”的治理工作,建议农家经营者建设污水沉降池,通过物理作用净化生活用水;在沉降池中可以栽种对氮、磷等具有较强吸收作用的湿生植物;而这些植物又可以用于家畜的喂养,建立起一个小型的庭院循环经济生态系统。
(6)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醒旅游者不可将垃圾、纸屑等丢入溪流、河水、水渠、井水等水体中。
(7)开展水上游乐项目的农家生态旅游地,水上游乐船只应以非机动船为主,尽量不使用动力船。各种水上游乐项目的展开,应以不污染水体为前提。
(8)加强水源涵养林的建设,改善林分结构,不断提高其水源涵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