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语言是什么东西?就看你怎么去理解它咯,她就跟微信一样,可以聊天。原来可以语音视频啊,语音啊什么的都可以,就跟微信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现在大多数都是用的微信很少用,QQ吧,QQ聊天的,现在少之又少。
QQ语音就是语音通话。可以像打电话一样通话。走流量的。用WiFi会好点。
登录QQ,收到语音消息。
2/6
打开QQ控制面板,点击打开系统设置图标。
展开长图
3/6
查看“声音”存储文件目录的路径,点击“打开文件夹”
4/6
打开文件路径,点击上级目录,找到“Audio”文件夹
5/6
双机打开“Audio,点击“修改日期”选项进行排序,即可查看到刚接收的语音文件。
6/6
点击需要复制的文件,按"Ctrl+c"复制文件,打开对话窗口"Ctrl+v" 粘贴文件发送。
看上课呢开心你玩吧看看看想你你看那些那你呢
一.词素的组成是以字词为主,越来越多的英文字母和数字还有少量图形加入其中。除了汉语中原有的词语外,大量的新兴字词参与其中。同时网络也演变了一些词义,或扩大或转移,或变化其情感色彩。这些词语都是新兴网络语言中的重要生力军,若不懂得这些词语,那就成了网络中的文盲——网盲了。如“这样子”被说成“酱紫”,不说“版主”说“斑竹”;“555”是哭的意思,“886”代表再见(拜拜喽),这些大多都是与汉语的发音相似引申而来的;还有BBS、BLOG、PK(VS的升级版,即player killing)等大量的英文缩写或音译词;除此之外还有用:-)表示微笑,用*()*表示脸红等。二.由网络人群新创或约定俗成。这类语言的出现与传播主要寄生于网络人群,还有为数不少的手机用户。Chat里经常能出现“恐龙、美眉、霉女、青蛙、菌男、东东”等网络语言,BBS里也常从他们的帖子里冒出些“隔壁、楼上、楼下、楼主、潜水、灌水”等“专业”词汇。QQ聊天中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图表,如一个挥动的手代表“再见”,冒气的杯子表示“喝茶”;手机短信中也越来越多的使用“近方言词”,如“冷松”(西北方言,音leng3声松2声,意为“竭尽”),等等。三.网络语言一直在不停的丰富和淘汰中发展着。如果留意和总结一下近几年人们在表示愤怒时常说的词语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演化路线。即从最初由港台引进的“哇噻”(尽管后来在国内它大多代表惊喜的意思,但起初这却是句骂人的话)——我操——我靠——我倒(现在多用这个字面上比较文明的形式)——我晕(目前正流行,本人认为其是“我倒”的替代词)。为什么中间的那几个都被人们从起初的接受到后来的放弃,这是一个人民群众在语言使用过程中选择的过程,那些不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词语最终会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只有那些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网络语言的类型总结:数字型:一般是谐音,例如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555~~~~`=呜呜呜(哭泣声,也是阿则最喜欢用的一个符号);886=拜拜了; 翻译型: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