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着眼点
所谓着眼点,并不一定要是主体,而是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景物。
有的风光照,尤其是视野极广的“大风光”,画面中缺少一个着眼点,因此整个画面就比较平淡,观众的注意力比较“散”。
缺乏着眼点,画面很是平淡
而如果照片中存在一些能明显吸引观众注意的景物,那么画面会更有趣,更抓人眼球。
这些着眼点并不一定要多特别,也不一定需要很大的画面比例,但需要足够显眼,
近处的人和石头,使画面更充实
2. 光线
风光风光,有风有光。
但是特殊的光线,真的能让你的照片更吸引眼球。所以,有的摄影师会专门选择日出和日落前后的时间出门拍照,因为这两个时间段的天空,具有非常鲜艳而丰富的暖色调。
除了颜色之外,晨昏时分低角度阳光十分柔和,更利于表现景物的纹理和质感:
阴天的冷色调风光也别有风味
3. 景深
拍风光尤其是大场景的片子,一般用大景深比较合适,这样才能清楚展现不同远近的景物,更符合人眼看到的效果,让读者如临其境。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景深需要调小光圈,也就意味着曝光时间变长,最好上三脚架拍摄,以免手抖。
值得一提的是,把光圈调到最小,拍摄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因为最小一级光圈可能会产生衍射现象,影响画质。
4. 曝光控制
拍风光难免要拍天空,当天空与地面的光比过大时,超过相机的宽容度时,你很可能会遇上天空过曝过地面过黑的现象。
所以,最好随身携带中灰渐变镜,适当地压暗天空亮度,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
使用中灰渐变镜时,记得调整渐层位置,让渐层对准明暗分界线,以达到压暗画面亮部而不影响画面暗部的目的。
黑白照片具有一种独特的效果,或宁静,或强烈,或阴郁,或肃穆。可以将彩色照片后期处理成黑白照片,或直接用单色模式拍摄。
5. 比例
之前说过,三分法构图是大部分场景都能发挥作用的一参考标准,但你完全没必要生搬硬套三分法。
很多时候,九比一的比例也不错。
比如说,天空中的晚霞,美得像画儿,而地面景物却是一片漆黑,那你完全可以多拍些天空,少拍甚至是不拍地面:
相反,如果地面景色很美,而天空中云彩很少,那就多拍些地面,只留下少量天空就好了:
时刻记住,任何形式的构图只是一个参考标准,一切取决于画面的实际效果。不要让构图法则束缚了你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