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逐渐从教学方法范畴内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兴的教育科学分支。
它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来,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美国视听教育运动的专家学者们,总结该运动50年的经验教训,吸取了“个别化教学”和“教学系统方法”两方面实践与研究的成果,毅然决定将视听教育改名为教育技术,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定义。
20世纪中叶,随着一些新兴的科学理论,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等逐步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计算机技术也被应用到教育中来,并形成了热潮,因此可视听教育运动演变为教育技术有它当时的背景。
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1970年定义
1、以人们比较熟悉的观点来说,教育技术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中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同教师、教科书和黑板一样,用于教学目的。教育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仪、计算机等软、硬件组成的。
2、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特定目标,在对人类学习和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与非人的各种资源来设计、实施与评价整个学习与教学过程,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系统方法。
一般认为直观教学是教育技术的先声,并把美国20世纪初期兴起的“视觉教学”运动作为教育技术专题研究的开端,并由此掀开了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序幕。
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因此美国可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主要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但都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相关,在这期间,媒体教学技术、个别化教学技术、教学系统方法逐步融合为一体。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已逐渐成为一个系统而完整的领域和学科。其演变过程如图所示。
早期的各个化教学: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演变 》
教育技术从出现到学科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术经历了媒体—传播、教学—设计、学习—绩效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学习—绩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机械的额光学的和电气的媒体,它们被应用于教育过程中,早期使用的媒体是摄影、幻灯、无声电影等,给学生提供视觉图像。三十年代中后期,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等的应用,使得领域的名称从早期的视觉教学改为视听教学,视觉教学和视听教学概念的出现是该领域存在的最初标志。1928年多瑞斯编写了的第一本有关视觉教育的教科书《公立学校中的视觉教学》,赫本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提出了各种媒体分类的层级模型,后来戴尔在其《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为视听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在视听传播时期,主要基础是媒体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传播理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媒体在美国军方培训中得到广泛而高效的使用。1923年,美国教育学会正式成立了下属的视觉教育分会,1947年该分会出版了专业刊物《视听传播评论》。媒体从早期的电影、幻灯等,发展到后来的额广播、电视,以及计算机、网络等,这样早期的单向传播的媒体被允许双向传播和交互的媒体所取代。五十年代,受到传播理论的影响,香农、韦佛等人的传播模式相继引入试听教学界,1963年视听教育协会将视听教学改为视听传播。这个阶段的研究重心是对媒体效果的研究,尤其是所谓的额媒体效果比较研究,试图用实证的方法来证明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更为有效。
五十年代,澳大利亚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系统理论”对视听教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者们开始注重系统方法与系统分析对教学设计的意义。赫本和芬恩两位当时美国试听教育界的著名学者分别对系统理论进行了相应介绍。系统理论的引入使研究重心从原先注重个别媒体的观点,转而开始关注整体的教学系统,以及系统内组成要素的整合性关系。学习科学的成果确立了教学理论基础,奠定了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石。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学科开始初步形成,其基础是媒体技术、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而系统科学理论则是其方法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华生和斯金纳等人领导的行为学派发起的“行为目标运动”和“程序教学运动”、“强化理论”等对教学设计产生很大影响。教育技术界开始适当结合学习理论对教学进行规划、设计和控制。1970年,教育传播被教育技术所取代,作为领域的名称。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许多教育技术的研究者强调,教学理论应该建立在以认知理论为核心的教学心理学上。在教学—设计这一阶段,学习科学的成果确立了教学理论基础,奠定了教育技术理论的基石。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学派,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和著作很多,如肯普的教学设计模式、加涅的学习条件和教学设计、瑞格鲁斯的成分显示理论等。
九十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开始受到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视,传统的教学设计转为学习环境设计,情境认知理论也受到重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教育技术的时间领域开始重视学校和企业培训,重点是面向绩效的提高,而不是传统的教学设计。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等也受到领域内研究人员的关注。AECT94定义和AECT05定义的提出,显示了教育技术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范畴体系和理论基础,既是理论也是实践,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但都与”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
还有一种说法,教育技术是从电化教育发展而来。
想做具体了解,可参考这篇论文。
http://www.cqvip.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28596677&SUID=EGBNBFDHDNCBCOPIBOLGEMCBCDOIPN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