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二极管的动态特性及其为什么

2025-03-25 16:28:5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正向PN结的电荷存储效应给电力二极管带来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电导调制效应使通态压降较低,在正向电流增大时通态压降增加很少。 缺点:反向关断过程中会引起反向恢复电流和反向恢复时间,使开关频率降低。 2、正向通态压降的大致范围0.7-1.2V; 3、主要参数:通态平均电流IF(AV)、反向耐压URRM和反向恢复时间TRR; 普通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TRR在5uS以上。 快恢复二极管:0.8-1.1V的正向导通压降,反向恢复时间数百纳秒,正向电流是几安培至几千安培,反向峰值电压可达几百到几千伏。超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荷进一步减小,使其trr可低至几十纳秒。
肖特基二极管:其反向恢复时间极短10-40纳秒,正向导通压降仅0.4V左右,而整流电流却可达到几千毫安,而且反向漏电流较大,优点低功耗,大电流,开关频率高,缺点耐压低,一般低于200V。
这两种管子通常用于开关电源。快恢复二极管主要应用在逆变电源中做整流元件. 追问: 什么是电导调制效应,它是如何影响电力二极管的动态特性的 回答: 电导调制需效应是Webster效应,是在大注入时基区电导增大的现象;而基区宽度调制效应就是Early效应,是集电结电压变化而致使基区宽度变化、并造成伏安输出特性倾斜、使输出电阻减小的现象;另外,基区宽度展宽效应就是Kirk效应,是在大电流下基区宽度增大的现象。这三种重要的效应是BJT的一种基本特性,
二极管在有正向电压,并且正向电压大于1V左右(每个管子不一样,但大约这个范围左右)的时候就会导通。但是施加了正向电压不会立刻就导通,会有一点延迟,毕竟二极管是半导体,不是导体。大约是几毫秒左右或者几微秒的时间,每个管子也不一样,具体看说明书。这就是延迟时间。反向恢复: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反向了会截止。但是二极管自己有电容结,所以会反应比较慢。电压一反向,它并不会立刻就截止了,会继续流一会儿电流,即使这个电流是反向的(电压现在反向了,电流当然基本上也是反向的了),但是反向的电流会把二极管的结电容里的电放完,然后就可以截止了,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就是反向恢复时间。正向恢复时间?我没听说过。。。你杜撰出来的吧-_-b是开通的速度的意思吗?是不是说由反向电压转到正向电压后,会化多少时间开通二极管?下降时间是说电压从正向变成反向的时候,电流下降到零,再反向成负值,再上升到零的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比反向恢复时间长一点点,大概长个二分之一吧。

回答2:

电力二极管(Power Diode)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信息电子电路中的二极管是一样的,都以半导体PN结为基础,实现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功能;其重要类型有:普通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
1、正向PN结的电荷存储效应给电力二极管带来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电导调制效应使通态压降较低,在正向电流增大时通态压降增加很少。 缺点:反向关断过程中会引起反向恢复电流和反向恢复时间,使开关频率降低。
2、正向通态压降的大致范围0.7-1.2V;
3、主要参数:通态平均电流IF(AV)、反向耐压URRM和反向恢复时间TRR;
普通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TRR在5uS以上。
快恢复二极管:0.8-1.1V的正向导通压降,反向恢复时间数百纳秒,正向电流是几安培至几千安培,反向峰值电压可达几百到几千伏。超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荷进一步减小,使其trr可低至几十纳秒。
肖特基二极管:其反向恢复时间极短10-40纳秒,正向导通压降仅0.4V左右,而整流电流却可达到几千毫安,而且反向漏电流较大,优点低功耗,大电流,开关频率高,缺点耐压低,一般低于20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