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河豚鱼中毒怎么办呢?嘿嘿

古人说过的话嘿嘿谁知道呢?
2025-04-01 22:39:2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根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时代,长江下游沿岸的人们就品尝过河豚,知道它有大毒了。2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属地,吴越盛产河豚,吴王成就霸业后,河豚被推崇为极品美食,吴王更将河豚与美女西施相比,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人们品尝河豚的习俗比当今日本人还有过之无不及,特别是品尝河豚精巢时,对其洁白如乳、丰腴鲜美、入口即化、美妙绝伦的感觉,不知该如何形容,有人联想起越国美女西施,于是“西施乳”就在民间传开了。 到了宋代景祐五年( 公元1038年) ,著名诗人梅尧臣在范仲淹席上,当同僚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河豚时,忍不住即兴作诗:“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李时珍在《本草集解》中还提到宋人严有翼在《艺苑雌黄》中说:“河豚,水族之奇味,世传其杀人,余守丹阳、宣城,见土人户户食之。但用菘菜、蒌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见死者。”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 毕30年功力,从上古炎黄帝至明代600余部巨著中悉心广搜穷揽,全面总结了公元前21世纪至16世纪中国药物学的成就,他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说:“据草创于大禹、成书于夏、完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河豚名铈鱼,吴人说它的血有毒,肝脏吃下去舌头就发麻,鱼子吃下去肚子发胀,眼睛吃下去就看不见东西了。宋( 约968年) 人马志在《开宝本草》中说:河豚,长江、淮河、黄河、海里面都有…”。 古往今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淮河、黄河的河道及入海口多次改变,黄河故道还遗留在江苏涟水等地;现在江苏的洪泽、淮阴、淮安、金湖、阜宁皆位于淮河下游,但人们在黄河、淮河中再也没有见到过河豚。据作者调查,现黄河流域和淮河两岸,包括苏北地区的人们,根本就不认识河豚也不会食用河豚;而长江下游苏南扬中地区的人们普遍认识河豚、嗜食河豚,至今传承的河豚饮食文化与苏东坡、梅尧臣等的描述完全合拍。从古人对河豚分布、生态习性、外部形态、行为的描述来看,“拼死吃河豚”中的河豚,应该指的是春天从海洋进入长江下游行生殖洄游的暗纹东方鲀。《本草衍义》说:“河豚有大毒……味虽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故有“舍命吃河豚”的谚语。食用时要谨慎。 冬春之间,为河豚的产卵期,此时其肉味最美,但体内的毒素也最多,应当留意。 河豚中毒一般在食后约半小时至3小时发生。先是胃肠道刺激症状,继则口唇、舌、上下肢知觉迟钝,渐至四肢麻痹,呼吸困难,脉细小频数,血压和体温下降,终至呼吸麻痹而死。须及时送医院处理,亦可先以鲜橄榄120g、鲜芦根120g,捣汁或煎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