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也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扒数全部过程。
2、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我们称之为“角色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仅仅承担某一种社会角色,而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他所承担的多种角色又总是与更多的社会角色相联系,这就构成了角色集。
3、社会:就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4、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各要素之间、各个层次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各方面功能的发挥。
5、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符号:符号就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例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等都是符号,它是一种意愿标志。
7、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帕克认为,集合行为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8、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春槐首
9、群体凝聚力:又称为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吸引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之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10、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它是相对于初级群体而言的次级群体,又称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形成的社会团体。
11、组织管理: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之外,还有赖于组织自身的管理。
12、社会地位:在这里,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个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社会地位就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
13、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14、社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15、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明腔、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
16、社会现代化:是指一个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
17、社会保障:顾名思义就是社会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最基本的涵义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胜利的残疾、年老力衰、以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和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有的国家和地区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面向全体公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1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二、问答题:
1、为什么同龄群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简述社会化的意义。
3、简述角色失调与社会运行发展的关系。
4、什么是社会学?
5、社会的功能是什么?
6、简述抽样的方法。
7、阐述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化失误所产生的犯罪现象的原因。
8、什么是代差?结合实际阐述代差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9、你认为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为什么?
10、社会运行条件对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11、阐述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1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13、社会互动的维度研究意义何在?
14、简述集合行为的特点。
15、结合实际阐述集合行为对社会运行、发展的影响。
思路:一是要结合实际,二是比较深入、具体地说明集合行为对社会运行、发展的影响。
16、比较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不同作用。
思路:首先,你要先解释清楚这两个概念,然后,再说出它们各自的作用,并对各自的作用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17、简述群体规范是如何形成并发挥作用?
思路:先要解释什么是群体规范,然后再说明群体规范的形成及其作用。
18、简述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思路:先解释什么是初级群体,然后,解释初级群体的特点。
19、为什么初级群体是不可替代的,现在初级群体又有什么变化?
思路:先要说明初级群体的作用或功能是什么,因为,只有知道初级群体的作用或功能,才可以说明它的不可替代性。第二步,再解释现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初级群体的变化是什么。有时在回答问题时,看起来问题比较复杂,其实,你把它问的问题分解开来,就好回答了。
20、韦伯的分层标准是什么?你怎么评价这个指标?
思路:这道题你先要回答韦伯的分层标准是什么,然后,要谈谈你是怎样评价这个标准的。
21、主要的分层方法有哪些?
思路:你要回答出分层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然后你再分别说出这些分层方法各自的使用情况。
22、结合实际论述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分层结构如何调整?
思路:先要回答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是什么。然后,再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情况说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情况,包括结构调整的思路,结构调整的指导原则,以及变化。
23、论述社会流动的类型,并说明不同类型的社会流动对社会及个人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思路:先要回答出社会流动的类型,这些流动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流动的特点分别回答出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与作用。
24、怎样才能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
思路:先要回答出什么是合理的社会流动。然后说明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影响。再根据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的影响,提出如何实现它,包括实现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原则、途径。
25、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思路:只要说出社会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的内容就可以了。
26、社会制度构成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思路:先要回答出什么是社会制度,然后再说明社会制度的构成因素有哪些,是什么?怎么发生作用,就可以了。
2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控制的积极作用,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思路:这道题你先要回答出什么是社会控制。然后说明要想发挥社会控制的积极作用,必须注意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的问题,那么三个维度是什么呢,你分别说明解释一下。紧接着你再回答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角度,通过这三个角度,结合实际地来说明社会控制的积极作用。
28、结合实际谈谈社会越轨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思路:你先要说明什么是社会越轨。然后,解释社会越轨行为都有几种,它们各是怎样的。再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谈它们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其实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分解以后再看就不难了。
29、社区的特点是什么?
思路:先解释什么是社区,然后,再说明社区的四个要素,而每个要素就是社区的特点。
30、简述文化因素对社区有什么影响。
思路:先要说明文化因素,然后,再解释其影响。
31、简述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状况。
思路:先要说明城市社区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城市社区发展特点论述城市社区发展理论。并说明我国的独特性。
32、结合实际阐述在社区发展中,人所起的作用。
思路:首先要阐述社区是什么,然后,再说明社区发展中人所起的作用。人对社区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分别从人口因素、社区群体、个人体系等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人口因素主要表现在人口的数量、结构、素质、人口密度分布、人口的流动与迁移等方面,你要从这几个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来加以论述就可以。
33、结合实际论述我国社区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思路:结合实际题。先要叙述清楚社区的环境都包括什么。然后分别论述这些环境因素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在论述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34、社会变迁包含哪些方面?
思路:先要说明社会变迁是什么,然后说明社会变迁包含哪些内容或方面。
35、文化传播是怎样引发社会变迁的?
思路:先要回答任何社会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然后说明在社会变迁中,内外文化,新旧文化必然会相互碰撞,这就是文化传播。
36、结合实际阐述如何理解社会现代化的概念?
思路:一是要结合实际,二是要阐述对社会现代化的几种不同理解,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认识这个概念。
37、结合实际论述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特征和问题。
思路:先要说明社会现代化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然后,针对这些特征阐述其问题。
38、结合实际谈谈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
思路:这又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题,首先要说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必然具有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特性。然后再结合我国实际说说具体所面临的问题。
39、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思路:主要把社会工作的三个基本特点说清楚就可以。
40、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哪些人?
思路:要说明社会工作的对象是谁,他们这些人的特点是什么,就可以。
41、社会保障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思路:先要解释社会保障的概念,然后再说明它在各国中的不同解释。
42、谈谈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哪些?
思路:要把社会工作的内容尽可能地说全面,并把每项工作说清楚就可以。
43、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开展好社会工作?
思路:回答怎样开展好社会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出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44、结合实际谈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与意义。
思路:要结合实际,只有结合实际才能谈出它的作用与意义。要想说明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与意义,就要从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来谈,谈出为什么会有社会保障制度,它有什么作用,这些就是它的意义所在。
45、简述社会问题的破坏性和集群性。
思路:解题的基本思路:这道题问的是社会问题中的破坏性和集群性这两个基本特征,你只要把我们课堂上讲的社会问题的破坏性和集群性的基本特征、影响是什么,主要的表现如何,说清楚就可以了。
46、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思路:这道题问的十分明确,就是问你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理论,因此,你只要把研究社会问题的四种理论是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讲清楚就可以了。
47、怎样看待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思路: 问你怎样看待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社会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时,一是要回答问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什么。二是要谈出你怎样看待它们。因此,你要结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把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讲清楚。实际上也就是谈谈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相互关联。
48、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的人口问题是如何影响社会运行和发展的?
思路: 这道题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题,这要求你在学习时,注意中国的人口大致情况,以便于可以结合实际加以论述,你首先要知道我国现在的人口问题是什么?它的基本情况。然后,再根据我国现代的人口问题和情况,结合社会学的社会运行和发展理论展开人口问题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也可能你对人口最新的统计数字并不十分清楚,但是,你要知道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例如:我国人口数量多,质量比较差,文盲半文盲比例比较多,老龄化等。
49、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的环境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根治环境问题?
思路:这道也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问题,首先你要知道我国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影响?然后,再结合这些问题论述怎样根治它们。
50、结合实际谈谈社会问题对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影响。
思路:这道题也是一道结合实际的题,社会学之所以被人们认识,并广泛地学习利用,就是因为它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回答这道题,注意一是要结合实际,你需要举出一个社会问题实例,然后结合这个实例来谈;二是要用社会学的运行理论去谈这些问题对它的影响。
5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请解释说明。
52、社会角色的扮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才能扮演社会角色?
5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如何分析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各种因素?
54、什么是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它对于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有何影响?
55、如何分析和理解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社会分层现象?
一、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学概论》复习时应按本课的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以教材为蓝本,结合本《复习指导》,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在复习时可以参考其它学习资料,以增强对本课的深入理解,但如与教材有矛盾的时侯,应以教材的内容为准。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即《复习指导》对于教材各章节教学重点考核内容所作的调整,如删去的内容,就不列入考试范围。
二、命题形式及所占比例安排
命题指导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题型如下:填空题:检查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方式,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广,主要体现为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理论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意义等。名词解释:检查最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涉及范围比较广。考试中的名词以基本概念和重要概念为主。所谓基本概念、重点概念是指在社会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当大的涵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回答时要简明扼要,不要进行过多的解释,要抓住概念的实质,有些名词可能包括其构成要素及显著特点。简答题:检查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这些问题一般出现在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的问题上。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同时对每个要点有稍作解释。论述题:检查社会学的重点原理的掌握程度。这类题目是联系实际题。在回答联系实际题时,首先要解答问题同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联系实际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填空10%;名词解释30%;简答题40%;论述题20%。
三、复习内容要点
第一章绪论
重要概念:
社会
所谓社会,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重点掌握:
1、马克思主义阐述社会的理论
2、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及条件
3、社会学的基本特点
社会学的主要特点是:一、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二、社会学的研究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三、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四、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进行研究。五、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4、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5、社会学的功能
一般掌握:
1、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的主要贡献
2、中国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过程
3、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第二章人的社会需要
重要概念:
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文化
优势需要
重点掌握:
1、社会需要在社会中的地位
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一般掌握:
1、社会需要的类型
2、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的提高之间的关系
3、社会需要的满足与提高
第三章社会交往
重要概念:
社会交往
情景定义
“镜中之我”社会角色角色扮演角色冲突
重点掌握:
1、社会交往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
3、符号相互作用论
4、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5、角色扮演的过程
一般掌握;
1、社会交往的类型
2、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
3、角色冲突的表现
4、集体行为的特点及成因
5、时尚的形成与功能
第四章人的社会化
重要概念:
社会化
“心理上的断乳”个性
重点掌握:
1、社会化的内容
2、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特殊社会化的关系
3、社会化对形成个性的影响
一般掌握:
1、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
2、社会化的过程个性的特点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与家庭
重要概念:
社会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家庭邻里家庭结构
重点掌握:
1、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和功能
3、家庭的功能
一般掌握:
1、社会群体的类型
2、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
3、家庭的结构及类型
第六章社会组织与科层制
重要概念: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社会上存在的一切人类活动的共同体;狭义是指执行一定的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社会学中的社会组织是指狭义而言的。
社会组织的结构组织目标家长制X理论与Y理论
重点掌握:
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3、组织目标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4、指出“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对管理策略的不同观点
一般掌握:
1、社会组织的特征
2、组织过程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社区
重要概念
社区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城市化过渡城市化重点掌握:
1、社区的构成要素
2、城市社区的特征
3、试述城乡关系发展的阶段及我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道路
第八章阶级与阶层
重要概念:
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认可了的区别。原因是社会分工,因素含生物因素和文化因素。
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职业分工及他们的社会价值和等级则构问了社会分层的基础。
社会阶级
重点掌握: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
2、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化的关系
3、社会分层的标准
一般掌握:
1、社会分化的因素
2、社会分层的理论
第九章社会制度
重要概念:
社会制度
重点掌握:
1、社会制度的含义
2、社会制度要素
3、社会制度的功能
一般掌握:
1、社会制度的特征
2、社会制度的类型
第十章社会控制
重要概念:
社会控制社会舆论群体意识越轨行为
重点掌握:
1、社会控制的功能
2、习俗与道德的作用、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异用
3、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
一般掌握:
1、社会控制的类型
第十一章社会问题
重要概念:
社会问题
就业贫穷
重点掌握:
1、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2、我国人口问题表现、实质、危害及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3、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
4、失业的功能
一般掌握:
1、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
3、我国反贫穷实践,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重要概念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工作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工作社会发展乡村建设运动
重点掌握:
1、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
二、维护社会稳定;
三、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四、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反功能: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另外又促使人们产生懒汉心理,不利于人潜能的发挥。
2、社会工作的功能
3、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的异同
4、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的方向
一般掌握:
1、社会保障的特点和内容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
重要概念: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整体结构的变动。即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变动过程。其基本形式有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两种形式。
社会结构
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学中的社会流动多指广义而言。
社会革命
重点掌握:
1、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2、“五德终始说”
3、社会进化
4、社会流动及类型
一般掌握
1、社会变迁的原因
2、社会均衡论
第十四章社会现代化
重要概念
社会现代化“后工业社会”论
罗马俱乐部
罗马俱乐部是研究现代化问题的重要机构,成立于一九六八年,由意大利企业家和英国科学家共同组成,其观点是把全球看成一个整体,各种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倡导从全球入手解决人类的重大问题,对社会发展持悲观态度。
社会趋同论
社会趋同论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一九六一年提出的。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正在逐步背离计划经济模式,而资本主义经济正在背离自由放任的私人经济模式,两种制度相互吸引有利因素,并变得越来越相似。
重要掌握:
1、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2、评述社会趋同论
这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他认为尽管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同,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却都体现着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的同样特征,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理论只看到社会的趋同,却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
3、评述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的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阿根廷经济学、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本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弗兰克引伸了“核心—边陲”的概念,认为“核心”也可称为“宗主”,“边陲”也可称为“卫星”,宗主与卫星的关系,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而且还存在于卫星国之内的不同地域,后者是前者的翻版。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摆脱不发达的境地。
这一理论看到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重要原因,对要摆脱传统社会到达现代社会只有走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理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对不发达国家如何走正确的发展道路,显然是一个新的分析观点。但它将其原因完全归于外因是不全面的。其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的设想也是很难做到。
一般掌握
1、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2、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上面很多问题的答案或者深入的分析,因为字数限制,无法全部粘贴。
请点击查阅下面的网址
社会学教学大纲或者目录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