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可侵害幼鹅和番鸭。
各品种和日龄的鹅均可感染,主要危害1月龄内雏鹅,成年鹅感染后不发病但可成为带毒者,将病毒通过种蛋传给下一代。发病急,传播迅速,患病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周龄内雏鹅感染后死亡率可达100%。
该病通常经消化道水平传播,病鹅和带毒鹅是主要的传染源,被污染了的饲料、垫草、饮水和用具等都是此病的传播途径,此病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鹅群饲养管理不当、育雏温度低、舍潮湿、密度大、卫生环境差和应激等因素均能诱发该病。
治疗方法
对疑似患病雏鹅立即隔离饲养,养殖场进行彻底消毒。全群雏鹅注射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全群鹅饲料中添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另可选黄芪多糖、硫酸粘杆菌素加入饮水中增加鹅群抵抗力,还可选用白头翁散拌料,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等措施提高雏鹅的抵抗力。
鹅患病表现精神不振,缩颈,闭目呆立,食欲减少应该是大肠杆菌病导致的,以春夏秋末多发。卫生条件差、潮湿、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是导致该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防治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饲养管理不当,雏鹅舍卫生条件差等均易诱发本病。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严格消毒工作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较多,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时,容易产生耐药性。一旦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如没条件作药敏,可选用在当地不常用的药物或新药,当前大肠杆菌对丁胺卡那、头孢噻呋钠、硫酸安普霉素、氟苯尼考等敏感率很高,可将其作为治疗药物的首选,交替进行使用。可用硫酸安普霉素250毫克/升水进行饮水,连用3天~5天,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按说明书使用)和0.1%的维生素C,连用3天~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