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礼仪是一个大概念。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
仪:是礼节。是礼的表现形式。举止、言谈合乎礼即仪。心态最重要。首先,明确自己在场合的位置,才能选定用那种礼节。位上者,表率、端庄、公正、和蔼。位平者,和谐、周到、尊上、导下。位下者,尊上、殷切、主动、到位。
举例:迎接长辈。主动提前到做好准备工作,请中辈察看。长辈来,立于中辈后,长辈先行,中辈在前侧引导,晚辈不动。长辈中辈落座后,晚辈或立于中辈后,或立于靠门的位置。长辈中辈交谈,如不涉及晚辈,则悄然退出关门,于门外听不见谈话的位置伺后。
第二个例子:在会场,某领导在主席台上 (不是正中)主动向主席台下某熟人挥手致意,这也是失礼的。首先,不尊重主领导,其次,不尊重其他观众,同时也使熟人尴尬。正确做法是,领导上主席台落座后,先微笑巡视全场,向熟人微微点头微笑致意,台下熟人应微欠身回礼即可。
第三个例子;在会场,主席台领导向台下鞠躬,台下服务员此时正从过道向主席台方向行走,这时应立定,侧身想着主席台,表示这礼不是你应该享受的或是不应该接受的。
第四个例子,你陪同领导或长辈接受晚辈或平辈致敬时,应侧面望向被致敬者微笑或鼓掌。在行进中,有人晚辈或下属向你致敬时,应微笑点头即可,不可比领导动作大。如果场合严肃,你可微微仰头,即回半礼。
当然,这只是表明在某一场合的心理位置的例子。在各种场合都是这样的心理摆位。有的人为了表现自己,位置向前站,主动抢话,问一而告二,不论你多优秀,都是失礼的无教养的表现。只要你把自己的位置把握好了,在场合中,你马上就能让人感觉出非常突出。如果不理解这些,只是学一些礼仪书(现在礼仪书大多介绍西方礼节),其表现非常做作,更加表现出没有教养。
我国之所以自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我们的传统,很多人际关系不使用语言表达的,是用礼节了解的。过去见面行泛礼(有时互相谦让会行几套礼节)后通过肢体语言已经了解了对方的身份、地位、学识。再问台甫是隐晦地了解对方家族背景、辈分,以便在交往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看有关书和视频,并在生活中尝试去模仿你看并认为好的礼仪
可以买本礼仪的书学习,,,不知道你要学商务礼仪。还是别的、
多看看这方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