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在京郊,由著名打工诗人许强介绍认识孙恒。他是诸多著名打工歌曲的词作者,又是自办“打工青年艺术团”团长,身兼村中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校长。我见到他时,他正与两个工友在寒冷的平房里安装煤炉,熟练的工人动作,一身工人打扮,一点小黑胡,瘦削,坚定。近年来有许多男女青年工友簇拥在他的事业周围干,看了他用卖唱片的钱创办的事业——北京金盏乡皮村同心实验学校,操场上有2名利用星期天休息来义工的北京的男女大学生,在教孩子们体育,文娱,参观他的打工文化博物馆,几乎还完全是“草创阶段”,只有几根木棍搭成的简陋棚而已却确乎是国内第一家,首创, 很有点诗人的想象力!
孙恒做事给人的印象是干练加实干,如果不说,谁也认不出他会以为他是一个普通民工,或一个工人组长之类,就是与文化企业家不搭界。孙恒毕业河南,学的是师范,音乐专业,毕业后当过音乐教师,后辞职在国内多省份类似流浪的吉他弹唱街头演出,后到北京当过民工学校教师,传奇的经历和底层生活的磨砺,使他接触了太多民工的艰辛,了解了人民道路,并促使他决心有一天要为民工兄弟们干点事。他创办的“工友之家”很有意思,我觉得是类似于合作社式的一种新型民工组织,又是一种劳动、文化结合的理想主义的东西,内有分配制、分工制,等。可能填补了民工们今在城市缺乏自己的工会组织这样的概念,但不完全相同,这里好象还掺含有某些原始共产的味,和一些外来新的概念。总之我以为有想象力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