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赵云在刘备手下是杂牌将军,那什么事正牌将军?

如题
2024-11-23 02:49:2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历史与演义的不同
历史上,刘备于汉中称王之时,分封关马张黄为前、左、右、后将军,赵云则被封为翊军将军,而《三国演义》却将此事改写为刘备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
因此有一种看法认为赵云的地位其实不如关马张黄四位将军,甚至不如刘备在汉中时突然拔擢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的魏延,如知名的三国研究学者沈伯俊和易中天便支持此说法。

赵云的地位
对赵云的地位有一种肯定的看法是:赵云曾经担任过的一个职位是中护军,依东汉军制,前、左、右、后将军乃是负责统军镇守在外的战略要地,而中领军、中护军则掌管禁军,负责镇守京城。
依三国魏制,中护军掌禁兵、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因此赵云的职务乃是负责统率蜀汉中央的武将与禁军,并负责选拔武官,因此赵云实际上的实权相当大。如同时期于曹魏担任中护军之职位者,如韩浩、夏侯玄、司马望、司马炎、司马师、贾充等,皆为当朝之亲信重臣,如根据魏史的记载,曹操宁可把韩浩留在自己身边担任中护军,而不放他去都督诸军、镇守汉中,可见其地位不亚于一方之都督也。
在司马氏篡魏之前,一直长期把持魏国中央军权,即是透过掌握中护军这个职务之便,因此赵云应是受到刘备皇室相当大的信赖,才能得到这个职位。而依赵云多次救主的表现看来,刘备的这种信赖亦是相当合理的,这也能解释赵云为何能多次面对刘备提出军国方面的谏言。

升迁的问题
由于赵云本传在平定益州至后主即位这段时间没有其官职有变化的记载,给人一种赵云长期没有升迁的印象,于是有看法认为赵云在刘备时期并未得到重用,如学者禚梦庵即持此一看法[19]。 但是有两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赵云何时成为翊军将军?二、赵云是在何时成为中护军、征南将军?
《三国志》本传中,赵云是在益州平定时,“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汉中战后,刘备即汉中王位,封赏功臣,牙门将军魏延甚至拔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却不见赵云官职有变化。有人借此质疑《云别传》中记载的汉水战,若非虚构,便是过于夸大溢美,否则赵云没理由没被褒赏。但《华阳国志》记载赵云是在刘备即汉中王时才升任翊军将军,就比较合理。
在《三国志》本传中陈寿的记载为:“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建兴元年时,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进封为永昌亭侯,进迁为镇东将军”,也就是说,赵云在建兴元年前即已为中护军、征南将军。
由于蜀无史官,许多汉国历史事迹都缺失,对照《云别传》也可看出陈寿对赵云的官位职务变化的相关记载有许多的缺漏,陈寿可能无法确定赵云是何时成为中护军、征南将军的,只知道该年他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进封为永昌亭侯,进迁为镇东将军。
由于后主刘禅即位时是以封侯为主,同年的记载多如是,在《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中就有“建兴元年夏五月,后主即位。……(略)……中护军赵云(注)、江州都督费观,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王连,中部督襄阳向宠,及魏延、吴懿皆封都亭侯。(注:为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的记载。则赵云在后主即位前应已为中护军、征南将军矣。不过需要更严谨的考古资料来证明。

回答2:

1L复制了这么一大堆东西,没一句说到点子上的……

首先纠正LZ的说法:赵云不是杂牌将军,而是曾任杂号将军;同样也没有正牌将军这种东西,中国明朝以前的军职分重号和杂号两种。

重号将军为常设,汉制当中和三公一样有开衙建府的权限,是军事地位最高的人员,按照地位从高至低,包括大将军、两骑(骠骑和车骑)将军与卫将军、四(前后左右)将军、四征(征东、西、南、北)将军,后汉三国时期由于战事频繁军备庞大,又有四镇四平四安(东西南北)这十二种重号将军。

其中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这四位都有号令全国军队的权限,顺位由高至低(没有大将军时骠骑将军统帅全国军队,以此类推),四征四镇四平四安这十六个重号将军地位相同,为边防重臣封疆大吏,其中四镇四平四安虽然常设但不一定常任。

杂号将军则是指除了重号将军之外的所有持“将军”之名的军职,有些属于常设如赵云父子都曾任过的牙门将军、张郃任过的偏将军、甘宁曾任的折冲将军、稗将军等等,通常是中下级军官,也是地位最低的将军;有些则是类似于外号的独有头衔,比如李广利的贰师将军、司马懿的抚军将军、赵云的翊军将军(包括传说中的“虎威将军”)的等等,地位不一,有时也能独立领军,但名义上受重号将军辖制。

其次,lz说赵云在刘备手下是杂号将军,这也不正确。三国志中有赵云“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意即虽然时间不明,但是赵云在刘备称王之后也曾经经历了一次升迁,官至中护军、征南将军,之后在刘禅登基的建兴元年封侯并迁镇东将军——即赵云在刘备手下也曾任重号将军,只是时间比较短,而且地位不如关马张黄的四将军高,虽然实际权力并不逊于那四位。

回答3:

赵云为杂号将军,应该说刘备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赵云的忠诚,能力,资历都足以胜任更重大的责任和职务.然而正如易先生所言,在先主时代,他始终只是个杂牌将军,并非像大伙所想的位列"五虎大将",这对赵云是很不公平的;我们可以设想,若以赵云镇守荆州,则即使不能在曹魏和东吴的夹击下出奇制胜,力挽狂澜,但也绝不至于像关羽一样大败身死;再从为蜀汉政权出生入死的时间上说,关羽死于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黄忠死于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张飞死于蜀汉/章武元年(221),马超也于章武二年因病去世(222),惟独赵云最长寿,死于后主建兴七年(230),要远远超过其他几位大将.最后话说回来,退一步说即使赵云一生只有做了救阿斗这一件大事,令人记住名字也够了!难道这还不够吗?因为他救的不是普通的小孩,而是未来蜀汉帝国的皇帝刘禅啊!身为一名将领能够单骑救主,出入敌方阵营如入无人之地,不正说明其忠,其勇,其强嘛!
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赵云不被委以重任呢?我的见解:第一,没有更多的施展空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刘备时代,是"蜀中有大将"的,由上面我的统计可知关张马黄基本上同刘备的命运和存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四人先后为刘备南征北战,最后也几乎是和刘备一前一后去世的;所以在后来的"诸葛亮时代"里,我们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反倒看到年已七旬的赵云依然在随军北伐,在战场上撕杀.而在刘备时代却很少看到,原因就在此.第二,赵云的性格所左右.据<襄阳记>载:"云素严重,先主以云制肘孙夫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意思就是说赵云这个人为人一向比较严正持重,因此刘备安排他来防范孙夫人.换句话说历史上真实的赵云不是游戏中那个英姿飒爽/潇洒迷人的俊男,而是类似于费诗和张昭的人.而费诗和张昭的结果又都是不太好的,前者自从归降刘备之后始终不被重用,即使在诸葛亮掌权期间也是如此,直至蒋琬执政秉国时才终于被请出任职,但却已搁浅和埋没了多年的年华;张昭则是晚景凄凉,被孙权所冷落一边,甚至猜忌.要知道任何一个帝王都是喜欢手下臣僚恭贺奉承的,而又同样很难听得进忠言逆耳的.刘备如此,孙权也是如此.

回答4:

保安队长不带兵所以 说他是将军就很不错了

回答5:

我先说东汉时期的真正将军的职位: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征(东南西北)将军、镇(东南西北)将军、安(东南西北)将军、平(东南西北)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及右将军。
再说说下赵云,大家细读三国历史文献,你会发现赵云从袁绍到公孙瓒再到刘备,其几乎没有真正独自领兵抗敌的,都是协助其他将领为主,唯一一次就是入川独自率军平定蜀中大郡,但是刘璋大部队是由刘备、张飞抵抗的,刘备是东汉末年中看人厉害的,而且刘备当时也对将领十分渴望,身边又有一个忠心的将军,不用的话,完全不合理,只能说赵云没有统军的能力和经验,刘备得到益州后,其被封为翊军将军,已经说明其定位辅助人物了。就算是刘备病逝后,其后期表现也一般般,都是辅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