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对于恋爱的矛盾心理调查数据

2025-04-16 05:39: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把大学里的爱情当成了一堂必修课
爱情必修课还是选修课?
爱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命态度。
人活在世界上都需要爱与被爱。我们出生后得到的是父母给予我们的
爱,到了青春期,便渴望一种来自异性的爱,也就是爱情。
刚刚步入大学的我们,脱离了父母的视线,没有了晚上九点前必
须回家的约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认为当然应该在大学里展开一场
完美的刻骨铭心的爱情。这时,爱情被当成了一堂必修课,当然我现
在也还抱着这样的想法,大学里的爱情单纯的没有一点世俗的制约,
可以不论家庭不论地方一切都不管,全凭感觉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
爱,只寻求一种快乐的感觉和摆脱寂寞。这种冲动的感觉不需要被指
责,只是··我们应当如何解决呢?答案很简单,就像《圣经》中有
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爱他人之前,首先要学会爱自己。作为女生,
懂的自尊自爱,男生则要懂得尊重,当这样一种平等相敬的感觉建立
起来时,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过高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我认为这类矛盾是最容易产生的。女生不免都多多少少有一些幻
想情节,认为现实中的恋爱就应该该像小说里面一样,贴心的男主角,
每天一起上课,在楼下痴痴的等着你,帮你买热乎乎的包子,一个小
节日可以收到的大捧玫瑰花。可是现实总不是这样的,他也有课要上,
所以早餐你要自己买;他有自己的学生工作要忙,不能总陪你;他现
在靠的也是父母的钱,没钱给你买昂贵的玫瑰花。当这一切和小说背
道而驰后,你还会坚持这是你要的爱情么?那么,既然我们还在校园
里,放下你的小姐脾气吧,稍稍温和一点,你的男朋友还不懂得如何
让你满足,小小的要求可以提出来,相信只要他能做得到,他一定会
尽力去做,而你一定要在此时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鼓励他,这样,
满足感多一点,幸福就多一点。
三、男生的不成熟与责任的矛盾
男生的心理年龄总比女生要小个两三岁,心理年龄是什么?正统的解
释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
不完全一致。
女生普遍生理发育早,相应的心理也成熟的比较早,我们从网上得到结论很是震惊啊男女要想身体状态相当,那么男人的年龄应该是女孩的1.2857倍。也就是说,20岁的女人,和25岁的男人相当,也就是说在上大学时男生的心理年龄较女生小3-4岁,所
以在女生看来多多少少有些幼稚,现在他们可能冲动,做有些事全凭
冲动不计后果,不懂得珍惜别人的感情付出,想不起来要对别人的感
情负相应的责任,这种矛盾往往导致了女生心力交瘁,像老妈子一样
照顾自己那不成熟的男朋友···
爱情从来不是个人孤立的心理活动,双方在生活的征途中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彼此间的负责任才会真正带来爱情的幸福。所以,恋爱是
培养人责任心的重要机会,责任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的重要品质之
一,而恋爱中男女双方的责任心则显得更为重要。要懂得为恋人负责
就是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同样更是为自己负责。

回答2:

关于大学生恋爱心态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进入大学以来,身边不少同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由于身心都已经成熟,正处于人生最灿烂最美丽的时期,爱情对大学生来说,早已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了。那么,他们又是怎样看待恋爱,将怎样选择恋爱对象的呢?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 对象 心态 影响及建议 一. 调查结论
通过对一些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现得出调查结论如下:
1,对于“大学生恋爱状况与父母态度”这个问题上,多数人持观望态度(51%),既不表示支持,亦不表示反对。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大部分人的理智性,不强求,也不会一味拒绝,时刻对恋爱保持平和的心态,正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特点。正在谈恋爱的有29人,占近20%。而对于父母对恋爱的态度,一半同学是不清楚的,鼓励与默许的比例也略高于反对的态度。这也直接导致了87%的同学在“向谁咨询恋爱问题”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朋友或者自己解决,只有极少比例的人选择长辈或者老师。
这其中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保守走向开放。②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并且经历了十二年寒窗苦读,希望通过恋爱放松一下。③大学生几乎全部住校,离开父母家人的看管单独在校生活,约束较少,另外与家人的联系变少、沟通不畅。
2. 关于“恋爱条件”这类问题上,分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是“恋爱动机”,这道题的票数相对分散,并不能用单一选项反映出来,则列出前两项来比较。:寻找精神寄托,寻找生活伴侣(34%);积累经验,体验人生(32%) 。而只有8个人选择了寻找结婚对象,仅仅占5%。这说明在大学生活里,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而非婚姻,他们将恋爱当作一种消遣,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逐步开放性与大学生内心的浮躁心理。
其次是“择偶条件”,在这个问题上,“为人”这一选项以67人的数据成为大学生选择对象首要考虑的因素,此外性格与气质也成为考虑的次要因素,只有14个人寻则了外表。这说明大学生已经开始重“内”而轻“外”。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仅停留在外表相貌等外在的“硬件”,而是内涵修养等内在的品质。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它已不再是影响大学生恋爱的主导因素了,而人为人和性格已经成为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了。这与当代大学生随着知识社会经验的增加并不无关系。
3 . 关于“恋爱矛盾”这个问题,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主要是两个方面的矛盾冲突:

第一个是“双方冲突”,当恋爱中两人发生矛盾时,71%的人能斟酌考虑, 冷静地处理,但仍有一部分人(约20%)选择盲目退让或绝不让步,这种态度是极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感情的进步的。当矛盾不断激化时,很多人就会选择分道扬镳,关于“失恋”这个敏感话题,74%的人虽然很伤心,但仍能平静地对待这个问题,不会自暴自弃,这说明在恋爱与失恋问题上,大多数人还是能理性面对与冷静处理的。
第二个就是“恋爱与学业的冲突”,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业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只有4人选择了爱情价更高,其余同学的票数都均匀分布于学业、犹豫与不好说的选项上,从数据上看,在大部分人心中,学业还是占有相当大的地位的,只不过关于爱情的倾斜度不是特别明确。
二. 相关对策及意见
1. 树立责任意识,理性处理恋爱关系的确立
在大学生中,既有对爱情充满了憧憬的,也反反复复,摇摆不定的,当然也有害怕受伤,自我保护的,或是正在热恋之中,你侬我侬的。当然也不乏曾被情所伤,不愿再爱的。但从总体上看,多数人对待爱情都持有冷静而执着的态度的。但在恋爱问题上,我们应树立责任意识,对自己也对别人的未来负责。 2. 多听取意见,加强与长辈和老师的沟通
长辈和老师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是经过岁月与经验沉淀的忠告,在遇 到一些困难时多向他们征求一下意见有时候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3. 调整好心态。
在恋爱的过程中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分分合合乃人之常理,不要因为一时失恋而自暴自弃,从而耽误学业,甚至走上不归路。 4. 学业、爱情主次关系分清
进入大学后,由于身边少了家长、亲人的束缚,课余时间的增多,感觉到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学学习方式的巨大差异,而很多不甘落后,想继续保持向上学习心态的意志力不是很强的,也有学生希望通过恋爱相互鼓励,这一想法不难理解。但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反映, 大学生恋爱直接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占用了很多课余时间,甚至影响到了心情、睡眠,无法静心学业。作为学生而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兼顾好自己的学业是个必须完成的课题。
三、调查总结
从以上调查的数据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对待恋爱,应该算是理智的。他们能清醒地分辨爱情的好处与坏处,既不盲目反对,也不一味支持。总的来说,大学生渴望自由,渴望证明自己成熟,渴望真爱的存在,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恋爱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