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了啊。
诸葛亮在世时曾六次出兵伐魏,都先后失败了。
诸葛亮的伐魏行动,只有第一次准备最为周密,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可惜他用兵太过保守,加上马谡的战术失误,导致了全盘失败。而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蜀国国力不如魏国。
我的观点和别人不同。
我这里说的保守,不是指他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我认为这个计策风险太大,几乎毫无可行性,诸葛亮不采纳是正确的。我认为诸葛亮的错误在于安排给赵云的偏师兵力过多。蜀军总共才十万人,分给赵云就有三万人,而赵云军的作用不过是吸引魏军主力的注意力而已。我觉得以赵云的名气和能力,加上一些技术手段,有一万人就足够了;而余出的二万人投入祁山主战场,诸葛亮用兵的回旋余地就会更大了。
在马谡的问题上,我认为诸葛亮的用人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马谡自己身上。诸葛亮对于魏军驰援祁山堡,在街亭部署阻击是早有预案的,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机械服从命令的人就可以了;如果换了魏延这种宿将,反而可能节外生枝。可是他没想到,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马谡居然会突然自作聪明,破坏了他的全盘计划。也许马谡这辈子就这么一次想自己做主,就毁掉了自己和诸葛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