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这个话题已经不是一年两年诸多家长所探讨的问题了。随着孩子从小学阶段往初中阶段的过渡。首先,是知识的衔接。 中学阶段信息量成倍增加,初一一年的信息量几乎相当于小学六年的信息量。因此,提前了解、预习初一的知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占得先机。 其次,学习方法的衔接。 小学老师讲完例题后,都会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学老师着重讲概念,练习题跟例题不完全一样,要求学生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学习方法从模仿到理解,需要学生提前衔接。最后,学习能力的衔接。小学老师说得多管得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不高,而中学提倡自觉学习、独立意识。如果不会自主学习,不自觉、不主动,考试时就要吃苦头。 做好第一步很重要 “根据我们的调查,初一成绩优秀的学生,90%以上到了初二初三依然能保持领先,正所谓一步领先,以后才能步步领先。再加上新中考更看重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因此从初一开始,学生都需要一直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
再者可能就是题主说的,成绩相对来说还不错,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报名。这个嘛,个人觉得,语文无外乎对于阅读和写作这些基本点进行学习,后期加以反复的练习作拓展提升;数学版块小学和初中的变化是在学习思维模式上的转变,由普通的数字变成含有字母的表达式,图片也由平面转变成立体,思维变的更加抽象。英语的话,词汇量的要求也相应增多,由以前的1680变成3000,短语300变成420,孩子的要求变多了,如果能够提前进行学习衔接,后期学习新课和知识点的时候,压力也能大大的减轻。
因此我们是提前给孩子作衔接的,但是衔接模式又可以分为:在家中自学,爸爸妈妈提前买好相应的教材,或者是使用快乐学教育新初一学习交流群里每周定时发放的学习手册,进行学习,不懂的知识点和问题及时在他们群里进行提问;然后就是选择线下教育机构辅助性学习的模式,巩固五六年级知识漏洞,学习七年级上册的新知识内容。
上啊,常州的高中那么难考,更应该上。
我家就是教训,当时看儿子小学成绩还好,觉得衔接个锤子衔接,结果他同学去上了,本来俩成绩差不多,人家衔接完上初一稳中带飘,我家第一次月考就考砸懵逼了,后来越学越没信心。
我们小学是延陵的,初中是同济,当时暑假里同济旁边华海城市广场的快乐学教育跟我们聊衔接班,我鼻孔哼哼傲然拒绝,结果还不是灰溜溜又去他们家补课?虽然成绩是补上去了,价格也还算公道,但如果小学就去衔接,总比初中补要便宜不是?小孩也更轻松不是?
看孩子的状况,愿意去就报,小孩不愿意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