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惊慌失措
读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意思:失措:失去常态。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出自: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翻译:孝友在受刑前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晖业还是和平常一样自如。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反义词:坦然自若
读音:tǎn rán zì ruò
意思: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翻译:宝钗本来不敢胡乱说话,轻率地行动,此时也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