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第一部类原有可变资本的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与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Ⅰ(v + Δv + m/x) = Ⅱ(c + Δc)。
2、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Ⅰ(c + v + m)=Ⅰ(c + Δc)+ Ⅱ(c + Δc)。
3、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Ⅱ(c + v + m)=Ⅰ(v +Δv + m/x)+ Ⅱ(v +Δv + m/x)。
在这三个实现条件中,第一个条件是基本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则是由第一个条件派生而来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共同表明了保持两大部类适当比例关系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全部用于非生产性消费。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因素。没有简单再生产,也就谈不上扩大再生产,只有在原有的生产规模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因此,在安排扩大再生产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时,必须首先保证简单再生产对这些资源的需要,以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扩大再生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简单再生产
1)Ⅰ (v+m)= Ⅱ c (最基本的条件);
含义:第一步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二者在价值上必须相等。
派生条件:Ⅰ (c+v+m)= Ⅰ c + Ⅱ c ;Ⅱ (c+v+m)= Ⅰ (v+m)+ Ⅱ (v+m) .
含义: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保持相等关系。第二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基金保持相等关系。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 (v+m) >Ⅱ c ;
含义: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Ⅱ (c+v+m/x) >Ⅰ (v+m/x) .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 (v+ △ v+m/x)= Ⅱ (c+ △ c) (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Ⅰ (c+v+m)= Ⅰ (c+ △ c)+ Ⅱ (c+ △ c) ;
Ⅱ (c+v+m)= Ⅰ (v+ △ v+m/x)+ Ⅱ (v+ △ v+m/x)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家的无非生产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