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说的是第三方支付吧。
中国的第三方支付确实做得好、在不少城市其实都没必要带钱包现金和银行卡了。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有码的直接扫码支付、没码的加个支付宝或者微信好友也可以支付。
但中国人第三方支付之所以做得好、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
这个运气的成分、就是中国的信用卡做的不够好。
在国外是信用卡比较普及、整个的借贷和信贷业务也非常完善、买东西也不用带钱包现金、有信用卡和支票本以及一支笔就可以。
国外的第三方支付之所以显得落后、正是因为他们这个信用卡做的太好。然而给转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信用卡已经普及和垄断了、第三方支付也就做不起来了。
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之所以显得先进、也确实领先。恰恰是因为信用卡这块做的不够好、没有形成普及、有一大片市场真空。等到第三方支付一起来、迅速就把这一块填补占领了、而且还能不断的完善、把信用卡的“蛋糕”也给抢了。
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其实是略过了中间一环、直接一步跨过去了。
但分和抢银行的“蛋糕”银行显然是不干的、这不央行动不动就要搞什么2000、5000的日交易限额、来抑制这一块的发展么。
但这也没什么善恶之分、完全是市场行为、西方国家也一样、可以说垄断巨头都好搞这一套。
但央行的这个限额计划显然是没用的、这个第三方支付反而会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会更普及。它要再这么干就等于是阻碍经济发展了。
不过国外的信贷业务做得也有不好的地方。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么出来的、不管这个人有没有还款能力、也不怎么审核就给放卡、造成了大量的坏账、直接引发了一场危机。
而且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这么干的、几乎人人手里一张或者好几张卡、人人屁股后边都顶着一堆债务、全都在干寅吃卯粮的事儿。去年发布的一组数据、就揭露美国人的平均债务是4000美金、总负债率12万亿美金、这还是民间消费数据。美国政府自提高债务上限以后、总负债率也已经达到15万亿美金了。其中中国手里就有1万多亿美金的美国国债。
美国快成了美国人欠美国政府债、美国政府欠全世界的债这么一个国家了。成了地球当之无愧的债王了。所以说债多不压身、欠钱的都是大爷。
不少国家都恨美国恨的要死、其实包括它的盟友有时候都跟他不是一条心。但你说谁又敢打他啊。打的打不过搁一边、他欠了好多人好多钱呐。他要死了这钱找谁要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