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历史人物小传。,需要两千字。人物随便。

2024-11-08 03:13: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铜章,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李氏先世本姓许,明季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所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入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甲辰)顺天乡试,一举中式;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朝考改翰林院庶吉士。是科主考官潘世恩,副主考杜受田、朱凤标、福济,其房师则为孙锵鸣。
李鸿章在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访了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丁未(进士)两科中,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就科举正途而言,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以及作为李鸿章太老师的翁心存(孙锵鸣之师),在青年李鸿章任翰林院编修时,对其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启迪;而以潘、翁为领袖的苏南豪绅,对李鸿章后来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江苏,也予以极大的支持。然而,最令李鸿章庆幸的是,他在初次会试落榜后的“乙丙之际”(即1845-1846年),即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咸丰三年(1853年)初,李鸿章得知太平军大举入皖的消息后,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奏上,咸丰帝命吕担任安徽团练大臣,吕对李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李鸿章与吕贤基一同回到安徽。翌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办理完天津教案后不久,李鸿章代表中国与**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人的姿态中,看出**“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果然,十三年(1874年),**出兵侵台,李鸿章积极支持清**派沈葆桢作为钦差大臣率舰队赴台湾巡阅,并调驻防徐州的淮军唐定奎部6500人分批前往台湾。此事最后虽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而暂时平息,但后来**还是于光绪五年(1879年)乘隙吞并了琉球。

在与**交涉的前后,李鸿章还分别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光绪二年(1876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前者旨在保护华工;后者则是因“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李鸿章在英国公使威妥玛以下旗宣战的要挟下,巧妙地利用国际法挽回决裂之局。在他建议下,清**派郭嵩焘赴英国道歉,郭氏遂成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但条约也因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损害了中国主权。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初起,清廷命李鸿章统筹边防战事。李鸿章则认为“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他先与法国驻华公使宝海签订“李宝协议”,旋为法国**反悔,继与法驻日公使洽谈未果;当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慈禧改组军机处,主和舆论渐起。李鸿章在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五月,随着法军进攻谅山,协议又被撕毁,直至清军在广西和台湾战场分别取得胜利后,李鸿章才最终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了战争。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从客观上讲,无论是日吞琉球,还是法占越南,李鸿章都深切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因此,从七十年代起,就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中法战后,鉴于福建船政水师覆败,清**决定“大治水师”,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醇亲王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利用这个机会,北洋海军建设成军。成军后的北洋海军,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在成军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但是,清廷文恬武嬉,内耗众生,户部迭次以经费支绌为借口,要求停止添船购炮,自此,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退的困境。

光绪十年(1884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对朝鲜时存觊觎之心的**,乘机出兵。时候,李鸿章与**专使签署《天津条约》时,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腥账?匠霰?枰?孪戎?铡N?孜缯秸??⒔嵯禄鎏ァ?nbsp;

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起义,朝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李鸿章过于听信驻朝专员袁世凯的报告,认为**“必无他意”,遂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1500人赴朝。不料,**此后立即向朝鲜派兵,在朝日军增至8000余人,事态趋于严重。李鸿章为设法避免战争,曾通过英、俄两国出面斡旋,但为**拒绝。无奈下,只得增派军队入朝,和**相抗衡。六月二十三日,**军舰在丰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甲午战争爆发。

八月十六日,驻朝陆军在平壤与日军激战数昼夜后溃败,总兵左宝贵战死,统帅叶志超等逃回国内。八月十八日,北洋舰队与**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经过近五小时的鏖战,中国军舰沉没4艘,**舰队亦遭重创。此后,清军在鸭绿江、九连城等战场与日军激烈交战,但终未能挡住日军的攻势。最终,旅顺、威海等重要海军基地失守,北洋舰队覆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十二日,为收拾八国联军之役的残局,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李鸿章乘轮船至沪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直至七月三十日,北方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一个月后,李鸿章抵京收拾残局,向八国联军求和。

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

签约后两个月,被李鸿章倚为强援的俄国**再度发难,提出“道胜银行协定”,试图攫取更大权益,并威逼李鸿章签字。“老来失计亲豺虎”,气恼交加,李鸿章呕血不起,于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

李鸿章原配夫人周氏,咸丰十一年(1861年)病故。继室赵小莲,系太湖望族、进士赵昀之女。侧室莫氏,侍妾冬梅。子三:嗣子经方;嫡子经述(赵氏所生)袭一等侯爵;庶子经迈(莫氏所生)。女三:分别适郭恩垕、任德和、张佩纶。

回答2:

  三国——郭嘉
你们肯定都没听过这个名字,没事,我对于同学们的历史水平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就算是历史很好的人,也不一定听过这个名字。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人,官至军师祭酒。以上是从百度抄的,不用谢我。
看过《三国演义》应该都听过郭嘉,这货被罗贯中描写得神乎其神。
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郭嘉21岁的时候出仕,拜在袁绍帐下。可是郭嘉这个人吧,觉得袁绍成不了大事,于是就辞职了。在这段时间里,郭嘉就是所谓的无业游民。直到他遇见了曹操。
从前有一个人叫戏志才,他到底是谁我也不知道。反正只要记住一点,他很厉害,是当时很有名的谋士。有名到什么程度呢?具体请参见诸葛亮在后世的名气。可惜他死的很早——就像郭嘉一样。
戏志才死后,曹操急需补充心腹谋士。 郭嘉的某个好朋友(之后会提到)便将郭嘉介绍给了曹操,郭嘉便去应聘。不去不要紧,一去,便是十一年。郭嘉对曹操是赞不绝口,曰:“真吾主也!”曹操也很喜欢郭嘉,史书上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
从此,郭嘉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官渡之战时期,袁绍军士气旺盛,曹军则相反。 就在这个情况下,郭嘉提出了十胜论。原文如下: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还是抄百度的不解释。当然,这个可以无视之。
正是因为十胜论,曹军的士气得以大涨。也许官渡之战的胜利不是因为郭嘉,但不管怎么说,郭嘉都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算无遗策,屡建奇功 虽然算无遗策这个词形容郭嘉有些不对,但是完全可以用。
首先是攻打吕布时,曹军已经没有了士气,但是经过郭嘉的劝说,一鼓作气,终于破了吕布。
再比如刘备问题,在刘备离开时,郭嘉就说这个人必须杀掉。曹操没有听取他的建议,终于导致巨大的损失。
还有就是后期(207年),袁绍余党逃至乌桓。大部分谋士认为应当静观其变,唯有郭嘉认为应当出击。事实证明,郭嘉的策略完全正确。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
总是有一些预言家,让我们敬畏。比如诺查丹玛斯(自己度娘去),比如郭嘉。
在官渡之战时期,孙策称要带兵袭许都。曹军人心惶惶,唯有郭嘉致以了不屑一顾。他说孙策必死,而且会被一名刺客杀死。 当时人们只是认为这是安抚人心的话,谁知之后孙策果然被刺客杀死了。
还是乌桓之战,军中将帅担心举军远征,刘表会进攻许都。郭嘉说不会,果然是没有。
至于《郭嘉遗计定辽东》,不过是演义上的段子,史书上并无记载。但尽管如此,郭嘉还是被称为先知。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孙策那件事。 生活放荡,风流倜傥 其实曹操的五大谋士里有郭嘉,但是陈寿的三国志却把郭嘉降了一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郭嘉的生活。
据说,郭嘉的私生活特别丰富,经常出入于一些少儿不宜的场所。放荡不羁,不把规矩看在眼里。不然,凭郭嘉的智商,怎么可能被别人骂?
某个叫陈群的,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骂郭嘉,天天上表,说他怎么怎么作死。
不过事实证明郭嘉确实很作死。
郭嘉的儿子继承了一个好官职,但是花天酒地,不久就衰败了。某些书里面,就把他儿子当作是教育富二代的反面典型。
军师祭酒为君设
军师祭酒这个职位,本来就是曹操设置的。郭嘉是军师祭酒,也是唯一的军师祭酒。
郭嘉终年三十八岁,出征十一年,立下赫赫战功。如果他还能活下来,也许与诸葛亮对战五丈原的就不是司马懿,而是郭嘉了。
谁知道?
后人念起他的故事,不过是梦一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三国——荀彧 这个字念“玉”,书面语,表示有文采的,不会读的孩纸们自觉去面壁!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人。说起来,他的故事真是不一般的壮美。 香染衣 稳重无言 流芳谁赐 其实说到荀彧,请先脑补一个古代美男子形象。
不错,电视剧里写荀彧如何如何老,完全不对。《襄阳记》有云:“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荀令君(这里指荀彧)到别人家做客,他坐的地方三天之内都因萦绕着香气。
唐李端有诗云:“薰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同样,王维有诗曰:“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香。”
所以说,荀彧在古代,完全是一个潘安类型的美男子。(潘安是谁不知道的自己百度去!)
因此,我们也戏称他为香令。
他的故事很美。号王佐 背井离乡 颖慧天资 这个标题里有三个故事。
荀彧出生于世家大族,也就是颍川荀家。(其实三国时期有很多名人都出身颍川,比如郭嘉、荀彧、徐庶等。)荀家很厉害,荀彧的祖父是当时十分有名的人物。荀彧有七个有名的叔伯,算上他的爸爸,总共号称八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荀彧的六叔荀爽,十二岁《春秋》倒背如流,学霸不解释!
荀彧小时候也非常有名,大概是二十岁左右吧,到底多少岁的时候我也不太清楚。南阳何颙曾经遇到过他,说他是“王佐之才”。至于南阳何颙是谁嘛,你猜啊!你猜对了我也不告诉你!
当时还不是乱世的时候,荀彧提出颍川是四战之地,必然会遭受战乱,劝自己的乡人离开颍川。他们都不信,荀彧只好一个人离开了。背井离乡,即是如此。后来颍川果然硝烟弥漫,这就叫“不听荀彧言,吃亏在眼前”! 若张良 运筹帷幄 独木难支 荀彧去见了曹操。
曹操见到荀彧时说:“吾之子房也。”
确实,荀彧很厉害。但在我眼里,荀彧比起张良,有过之而无不及(。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你们的历史还真是,厉害。)。
曹操出征过很多次,荀彧一般守于后方。有一次战役,大概是兖州之战(这个字念“演”)。曹操出征,只留下程昱(这个字念“玉”)和荀彧守甄城(输入法里好像没有甄城的“zhen”字),如果荀彧守不住城,曹军就真的死了。
很多时候,荀彧真的只有一个人。守后方也好,运粮草也好,大厦将倾,唯我仍支。 鉴英才 尚书令过 悔恨亦迟 如果没有荀彧,就没有曹魏江山,真的。
荀彧守后方暂且不说,且就荐英才一事,就足以奠定大魏河山。
神鬼莫测的戏志才,放荡不羁的先知郭嘉,算无遗策的谋主荀攸,稳重无比的三公钟繇(这字好像念“又”,果然我的知识还是太贫乏),曾经的军师宣王司马懿,一个一个,都是因为荀彧,才会出现在曹营。如果没有他们,曹操还不知道在哪里凉快呢?
荀彧做过的最高的官就是尚书令,世称荀令君。
说他悔恨是为什么呢?请看下一节。 空智谋 汉魂魏魄 泉下有知《三国志》记载荀彧“以忧薨”,我死都不会信!
当时是曹军出征,荀彧在路上死了。我去!谁出征会带上自己一生全部的著作,然后在死前全部烧掉呢?明显是自杀好吧!有关于自杀, 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
212年,曹操提出要加九锡,封魏公,荀彧不同意,提出:“当以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之后,某部史书记载荀彧收到来自曹操的空食盒,被迫服毒而死。好像是《魏氏春秋》吧,我忘掉了。
第一种看法,也就是荀彧一生忠于汉室。这个观点的支持者较多,因为荀家毕竟是汉室大家,受到的教育都是忠于汉室。因此,荀彧只是想做管仲,不希望曹操这个齐桓公取代了汉朝。所以就发生了后来的事情。
另一种看法的支持者极少,我算是一个。我认为荀彧的死,是一个计谋。
曹公纵然威震九州,但不保仍有一些不服者。荀彧的死,对那些余党有很大的威慑性。因为荀彧是曹营第一臣,他都能死,那么还有谁不能呢?
现在想来,还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荀彧一生流芳,又有谁知?
令君,九泉之下,你可否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