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2024-11-08 07:43:2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1、出外务工“淘金热”。每年,我县出外打工的人有几万人,主要来自于农村,特别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农村青年,中学毕业后选择的都是出外打工之路。有能力的农民都出去了,留在家里种粮的也就是些中老年农民了,所以有人把在家留守一族被人戏称为“993861”部队(老妇幼)。出外打工与留守在家种田比较,大多数农民都选择了前者。为何农民宁愿抛荒选择出外打工,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劳动力剩余决定远行。我县属于国家重点扶贫县,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不错,财政收入也实现了三年翻番。但因为基础薄弱,生活水平仍较低。农村因为劳动力剩余,当地的企业不多不能就业,又找不到合适的副业。呆在家仅靠一亩三分地很难以改善生活,所以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远走他乡另谋职业。加上如今走南闯北获得成就的农民工给留守在家农民极大的冲击,很多农民萌发了出外淘金热。于是出外打工成为了农民创收的一条捷径。二是收入差距明显决定选择。笔者采访了一位在外打工多年的邓姓农民,他告诉了我这么一组数据:“假如我在家种田,一家四口4亩多田,收成好种粮的产量可达到800斤/亩,两季每亩1600斤,折人民币1120元,加上种粮的补贴,每亩的收入为1200元,除去谷种、化肥、农药、耕作等成本开支,一亩田年纯收入才为500-600元,按一家四口人计算,一年种粮不过3000元,这里面还包括全家的口粮。而出去打工,收入远远大于种粮的收入,我县农民打工主要集中在浙江一带。月工资一般为1500-2000元,除去日常的生活开支,稍微节俭点在外一年的纯收入可以达到1-1.5万元。如果是夫妻双双在外打工,收入还会在2万元以上。”如此悬殊的收入比较,农民就不难选择去留了。三是工种单纯决定外出。很多出外务工者告诉笔者说,在家种田琐事多,花不少精力和时间是小事,收成还不一定好,如果想再创收搞些别的副业,一年到头都在忙。而出外打工相对就比较单纯,以劳动时间计算劳动报酬,天天是工厂、宿舍“两点一线”,只需要把手中活干完,就可以拿一定的报酬。这样一对比,农民当然愿意选择比较简单的而又收入更高的劳动方式。
  2、乡村干部指导农业难有作为。与农民交谈中,很多农民告诉我,如今的乡农技干部懂农业的很少。据了解,现在乡干部大多为非农专业中专毕业生,因为自己不懂农业,所以难以对农民进行业务指导。笔者还采访了农业局一位干部,他说,如今的乡镇农技干部,因为工资是乡里发,所以大多数工作都是围绕着乡镇主要工作开展,而如今乡镇主要工作都放在发展经济、壮大工业、做大财政蛋糕、招商引资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取消农业税后的农业对财税贡献不大,对农业不是很关注,乡级政府对农业并没有发挥着“小政府,大服务”的作用,导致农业发展很不平衡。还有农民说,现在的乡干部几乎都是住在县里,村干部也有部分在县城安家,所以一到晚上,乡政府除值班人员外,俨然一幢空楼。农民遇到的一些农业技术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可谓“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其中也就暴露出了乡村干部指导农业难有作为的问题。少了过去催粮上交的忙碌,却把轻松当成了闲置。农民种粮需要技术的支持,乡村干部提供不了,就很难把农民拧成一股绳,就很难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农业技术培训不到位。我县的农业是小规模农业,缺乏规模化,缺乏产业化,缺乏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其中原因主要是农业技术知识传播途径不到位。乡镇农技干部做的都是农技以外的乡镇工作,没有发挥专业特长。难怪有些农民说,乡镇干部也会下村宣传政策,也会发宣传单,但都是些计划生育,或中央新政策的宣传,几乎没看过农技干部下村进行农业指导。一位县级农技老干部说,其实农技干部也有苦衷,就说县级农技员吧,自己也缺乏农业知识的培训,知识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知识,就这样,怎样去指导农民。他还说,乡镇也想组织农民培训,但留守在家的农民多为“993861”人员。他们根本对培训不感兴趣,就是有农业知识宣传资料,很多农民根本不愿意学也理解不了。还有财政上这些年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却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却较少,因为经费不足,就难以进行农业科技研究,就很难举办新时期农业产业知识训班。没有实验示范,农民缺乏信心,所以也就直接导致了种粮积极性不高。
  4、配套政策难落实。一是粮食补助方式不尽合理。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因各地方未调查核实中晚稻的实际种植面积,则按农户农税改革的计税面积发放,导致未种粮食作物的耕地也能得到补助,造成“粮补”变“地补”。还有良种补贴是也是按计税土地上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成了只要农户种了粮,就可以享受良种补贴。也就变成了“良补”变“粮补”。所以有些农户会说,“只要手中有田,就会有补助钱。”这显然是违背政策初衷的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二是农资价格大于粮食价格的增长幅度。虽然国家对生产农药、化肥的企业实行了税收政策的优惠,但是农药化肥转到农户手中的价格却是非常的昂贵。一位物价局干部告诉笔者,化肥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调控化肥的出产价不得力,偏高。而下面的销售价其实按照价格法的要求制定的。化肥价格高增加了农民的农业成本开支,也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水利设施建设不到位。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但是在建设中有时会出现花钱办不好事的情况。笔者的家乡的农业灌溉水渠年久失修,去年申报争取了一个项目,前段时间在忙着修理和加固沟渠,为赶2007年农田灌溉使用。本来这是好事。后发现好事并未做好,沟渠未修完就完工了。打听询问,一方面是因为农民不愿出力,就等着政府解决。另一方面是指标转移了。认为主要地段的沟渠修好了,可以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其实工程没有完工,还是有隐患,农田灌溉的质量还是不行。如遇到干旱缺水,很多离水源较远的水田难以播种,再次抛荒。因为缺水,也直接导致粮食产量也逐年下降。四是虫灾严重。为了了解农民虫灾的实际原因,笔者专门采访了县农技站站长,他说,造成虫灾有多个原因。第一是气候偏暖是虫子繁殖速度快的一个原因,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没有了“瑞雪”,也就难有“丰年”;第二是农民的耕作模式比较混乱,原来一年只种两季,现在是早中晚交叉播种,害虫很难分清代数,无法对症下药。第三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农民为追求生产效率,盲目施肥催长,造成了水田土壤岩质化,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生物链的破坏,自然难以平衡。而催长的水稻抵抗害虫的能力较弱。第四是国家研制的农药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害虫变异的速度。因为如今倡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基本淘汰了以前的高毒的甲胺磷,敌敌畏等,原来遭高毒而留存下来的害虫有极强的抗药能力,新的农药对害虫作用不大。因为害虫成灾,农民也用了不少农药,但就是不起作用,有位农民告诉笔者,以前上半年是不需要打农药的,现在上半年需要打四五次,下半年更是频繁。打农药花钱事小,因虫灾很多水田颗粒无收事大。第五是农民使用农药不合时机。缺乏技术支持,农民盲目打药,错过了治理病虫发作的最佳时机,打药不起作用。
  5、种植经济作物对种粮的冲击。春节期间,笔者还到我县的莲荷乡上畈村进行了采访,该村出外务工的农民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该村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村里的农民忙着种菜去了。据统计,该村有蔬菜大棚47个。2006年,菜农种菜年纯收入达到了2万元以上。有位菜农直言不讳地说,过去种粮保保吃饭而已,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还不一定有饭吃,如今种菜了,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城里人吃啥,我也能吃啥。在一些先致富能手的带动下,该村的农民逐渐发展成为了菜农,农民把对种粮的兴趣转移到了种菜上面。因为有所偏轻偏重,种粮发展成为种经济作物的副业,所以产量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

回答2:

之所以现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是因为种地是靠天吃饭的,如果雨下的少很有可能就颗粒无收。而且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很多钱,现在农村种地的一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所以在体力上也跟不上了,就不愿意种地了。最近几年夏天的时候基本上不怎么下雨,所以农生物没有办法很好的生长,产量也没有之前高了。一旦产量不高,收成下降,就会导致农民卖粮只能赚一点钱。这些钱是不够日常生活所需的,而且种地投入也很多,一旦产出和投入的比例不和谐,人们就不愿意种地了。我记得在2018年的时候,农民地里的收成大概只有60%左右。这就相当于只能赚60%的钱,而且投入地里的钱也很多,一垧地大概只能赚5000块钱左右。连基本的生活都满足不了,更别提吃好一点的东西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意种地,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农村种地赚的钱很少,所以现在很多农民都在搞副业。有的农民养猪,有的农民种蘑菇,还有的养牛等,搞副业赚的钱比种地赚的钱还要多,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把地租出去让别人种,自己去专心做副业。农民种地和我们工作是一样的,如果给的工资不高工作就没有积极性,农民种地赚钱不多,也同样没有积极性。农民就是靠天吃饭,如果雨量充足的话,农作物生长的就很好,就能有一个好收成,能赚很多钱。面朝黄土背朝天,指责就是农民种地,但是现在很多农民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了,所以种地的积极性也就不高了。虽然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不高,但是他们还是很热爱土地,热爱这个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