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龙五彩池的神话故事

2025-04-01 17:58:1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传说黄龙真人修道成功,即登天宫之时,西王母急欲将五彩池搬到天宫。为了留下这美丽的“人间瑶池”,雪宝鼎山神夏旭东日的女儿达美,悄悄取下父亲神杖柄上的五颗珍珠,变作“五彩池”让西王母带回了天宫。

真的五彩池保住了,达美姑娘松了一口气,阵阵疲倦袭来,她满足地进入了梦乡。碧蓝的五彩池,静静地流淌着,永远是那样艳丽夺目,它执着地陪伴着睡美人,耐心等待她的醒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五彩池是王母娘娘洗脸的地方。有一天,她来到五彩池洗脸,洗着洗着,不小心把化妆盒掉进了水池里,所以才变成五颜六色的五彩池。

扩展资料:

黄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境内岷山山脉南麓,距成都450公里,距九寨沟120公里。历经千百年岁月形成的地表钙华蜿蜒在雪山峡谷中,宛若黄色“巨龙”,故得名黄龙。黄龙海拔在3000米以上,3000余个碧透斑斓的彩池,宛如五彩珍珠镶嵌在原始森林中,被誉为“人间瑶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龙五彩池

回答2:

黄龙仙风道骨的神话传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最先的一粒钙分子,直至汇成容纳天地的晶莹彩池,黄龙经受了岁月的锤炼。同样,黄龙当年目送经过的红军战旅,也在步步为营中实现了惊天的迁徙。锤炼与磨砺,令川北松潘境内的这道自然殊景,多了些令人景仰的赤诚。

黄龙五彩池
仙风道骨的神话传说
黄龙传说
黄龙名字的由来,竟和大禹治水有关。据《松潘县志》载:“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导水,自茂州而止,始有蜗江……后黄龙修道成仙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耙。”
精美绝伦的景致背后,通常都有神话故事的支撑,世间何来钟灵毓秀的“人间瑶池”,古人难以参悟,于是凭着形如龙鳞的彩池,附上一段引以信服的佳话,于是,才有了黄龙这个神灵的名字。
黄龙古寺传说
最能让自然遗产与仙风道骨产生关联的,无疑是黄龙沟尽头五彩池旁的黄龙古寺。古寺“为明兵马使马朝觐建,亦名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养道于此,故名。

黄龙五彩池
黄龙古寺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前寺现仅存遗址。中寺共五殿,现存观音殿及殿内十座罗汉塑像,正殿塑有身披玄色道袍、神态安详的黄龙真人座像。甚至有人凭借形象上的类同而断言,之所以有黄龙的钙华奇观,原是黄龙真人在羽化升仙前日日磨豆浆,豆浆满溢顺山势而下、经年累月叠出的仙缘。
龙王庙盛景
然而,仙风道骨绝不仅仅是静态的供奉与离奇的端想。距后寺不到百米有一龙王庙,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藏、羌、回、汉各族同胞便会携带帐篷、炊具、食物来此赶会,借以祈祷吉祥和丰收,场面盛极一时,年年如此,从不旁落。
黄龙旅游线路
黄龙钙华池群
依地理方位而言,黄龙古寺坐拥巍峨临风的雪宝鼎以及珠圆玉润的五彩池,堪称风水宝地,寺门前的楹联“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金沙铺地,千层碧水走黄龙”,则是对于自然遗产最诗性的描摹。
站在寺前鸟瞰整条黄龙沟,撩开松苍柏翠的帷帐,一组组精巧别致、水质明丽的钙华池群闪耀着龙鳞的瑰丽光芒,远处亭亭玉立的岷山主峰雪宝鼎有如神龙口中所含的明珠,而当金灿灿的阳光为龙首五彩池描上点睛一笔时,3.6公里长的龙身似乎随时要一跃而起,飞龙在天……
至于“钙华”一词,游客经常误读为“钙化”。钙华,英文称Travertine或TuFa,指湖泊、河流或泉水所形成的碳酸钙沉积物。钙华瀑布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广,而像黄龙这样状如梯田、势如叠浪的钙华池群,全球范围内惟云南的白水台以及土耳其的棉花堡与之类似,而若论规模,黄龙有彩池3400多个,无人能敌。

有了传说中的神龙庇佑,黄龙之美就更显意气风发了。如果说近邻九寨沟胜在水银泻地的瀑布与幽幽不可名状之水,那么,黄龙之美多半要归于钙华。那是大地的乳汁,连绵不绝地为脚下的那方山水塑形——或者说,九寨是写意的,黄龙,则是蝇头小楷润出来的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