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次装修的小白来说,找装修公司就是不二的选择。然后,在预算这一项上你就会惊奇的发现,装修公司给出的报价居然比自己预期的多出一大截,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猫腻一:化整为零。一些装修公司把一个报价项目分为多个单项来报价,比如,将墙漆工程分成底漆、面漆等小项,每一小项看上去价格都不高,但加起来却高出一大截。 猫腻二:大数小报。把本来数量很大的项目故意报少数量,这样就会把报价的总价压下去,使预算表面看上去十分具有竞争力。 猫腻三:该报不报。在预算中故意漏掉一些装修必有的固定项目,如要改扩门时,必须做的砸墙项目;做地热时,必须做的原暖气拆装工程等。由于预算事先不做,施工时又不得不进行,装修公司就达到了坐地加价的目的。 猫腻四:故意乱报。故意把一些已经淘汰的工艺或做法写进预算中,业主不接受必然要提出修改,一旦修改,装修公司就要坐地加价。 猫腻五:重复计算。做预算时故意混淆计量单位,把一些项目的算法改为不常规的算法,掩盖重复计算的真相,致使结算时总价成倍增加。如计算墙面涂料面积时,将要拆除的和改其他装饰的墙面一并计算;改电项目是按延长米计算,本来是合理的,结果结算时却按使用电线的长度计算,而不是按套管的米数计算。 猫腻六:不标明细。装修工艺比较复杂,采用何种工艺又与主材相关。主材明确后,工艺才能真正确定。有的装修公司在报价中故意突出工艺做法,把主材模糊化,在实际施工中才提出主材选择方案,来达到另选工艺,提高装修价款的目的。 猫腻七:笼统报价。多发生在简单家装工程中,故意笼统报个价,而在实际装修中,却派生出多个“不在报价内”的计价项目,令消费者多花冤枉钱。 猫腻八:工艺修正。现在很多装修公司都是接了活后再转包给工人。所以在做法上,装修公司先把工艺写出来,再做一番吹虚。在施工时,工人还会好意地告诉业主,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们都是用何种做法等等,还假腥腥地说改做法不加收钱。其做法就是通过宣扬更省钱、省工来实现工人自身省时、省力、偷工减料的目的。 猫腻九:掩人耳目。一般业主都喜欢货比三家,施工方在报价时就把一些常见的、容易比较的项目报得极低,然后通过其他办法在难比较的项目上把钱捞回来。
1、装修报价、工艺模糊
一些不良的装修公司多采取“模糊报价、低价切入”的方式。消费者要留意装修公司提供的报价单,应清楚表达每个部位的尺寸、做法、用料(包括品牌、型号)、单价以及工艺标准。
2、报价单恶意增项
有些合同里,装修公司对材料写得含糊其辞,实际装修时,可能用假冒伪劣的材料。当业主追究时,装修公司便拿出当初的合同,称业主没有指定材料品牌。一旦业主要求使用高品质、环保的装修材料,装修公司便会要求加价。
3、水电工程藏猫腻
水电改造是家装公司最赚钱的项目,业主应该把好这一关。业主要注意询问水电改造费用是否包含在总报价之内,开关盒、开关面板、小配件等以及安装是否另外收费,而且,线埋在墙里和走外线,价格也不一样。
4、预算测量动手脚
一些不良的装修公司多采取“模糊报价、低价切入”的方式。消费者要留意装修公司提供的报价单,应清楚表达每个部位的尺寸、做法、用料(包括品牌、型号)、单价以及工艺标准。
5、装修工艺偷工减料
有些公司会采取省略某个程序、减少某项工艺的方法牟取暴利:有些施工队做木龙骨时,省略了刷防水、防火涂料的程序,为日后埋下安全隐患
6、隐蔽工程多报数量
隐蔽工程,如电的暗装布线、水管的地下铺设、下水道的改造等,由于装修完成会被外皮及地砖遮盖,不易被发现。有些施工队在施工时会偷工。
第一装修网整理,满意请采纳,谢谢
业主首先要明白的是,我想在装修上投入多少钱?这个是决定你下一步的重要依据。比如,你准备花十万元进行装修,那你就不可能光买材料就花掉9万多,这时候就要求你如何规划室内空间,如何选择装饰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