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历史学家,首先要明白自己要当什么历史学家,那种历史学家。
首先,历史分世界史和各国历史,由于是自己国家,我们又分为中国和外国史。其次,历史分古代史和近代史,这个大家都明白。
我的建议,历史太多太杂,自己国家的事情还没弄明白,就别去给别的国家捣乱了。且如果想研究外国史,需要很好的外语能力,毕竟要看直接的史料,才能得出最正确的观点。而史学在中国,现在并不是十分吃香,外国史,尤其是外国古代史更不吃香。而外国的近现代史,基本也很少本提及,除了徐滔和马俊讲的两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是军史专家,讲的基本是以军事方面为主。
如果研究中国史,我还是建议你学古代史。因为近现代史涉及到一些政治问题,有些话不能说,有些话不敢说。且很多东西你未必能拿得到一手资料。如果你想搞这个,先帮我弄本《戡乱战史》的未删节版,我就相信你是有能力弄到一手资料的。
研究古代史,你可以像纪连海老师、易中天老师或者王立群老师那样,只研究专项历史。或者像当年明月那样,讲述历史,而不是去解读历史。或者像袁腾飞那样,侮辱历史,哗众取宠。也都是速成的办法。但是,如果你真喜欢历史,就应该像我一样,踏踏实实的读一读24史(26史),至少要读一读白话24史,这才是正途。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裕,还可以看其他史学资料来印证24史。其实24史里,很多重复,可以只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北史(包括隋)、南史、旧唐书、旧五代史、宋史(我正在犹豫看不看辽史和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这几本即可。而“志”是可以不看的,如果你准备专门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可以好好看看。前三代是最费劲的,我还看了《尚书》、《国语》、《左传》等书,虽然不是完全理解。剩下的就好办多了。比如看《三国志》,你想找什么江表传、典略也找不到,老老实实看就得了。
我不知道你多大了,我最后悔的是,没有早点开始看24史(也可以叫25史,26史),如果你还年轻,你真的相当历史学家,早点下手是最好的。
在历史方面,如果你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咱们可以共同的研究研究。不过我现在不太行了,观点已经并非很多人能接受的了的了。
我告诉你,世俗点来讲,你想当历史学家,就要靠研究历史来吃饭、来挣钱。那么你就要在大学当老师,在大学当老师尤其是教历史的必须至少是博士。
所以,你如果真想当历史学家,在大学的专业最好是历史学,然后读研,再读博。而且读研读博的时候最好要考在一个好的导师的门下(这个导师在历史界这个圈子里要有名)
喜欢和研究不是划等号的
历史是一个很博大的学科,你必须在拥有很多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搞研究,所以历史需要背的东西很多,需要知道的东西很多,而且也不容易出成果。如果研究古代史,文言文必须好,如果研究世界史,外语必须好。所以在中国,研究中国史的人很多很多,搞世界史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研究世界史要比研究中国史好,比较容易出成果。
我就是高中很喜欢历史,大学就学了历史,到了大学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搞历史研究,就做好“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吧~~~不过历史学真的不是一个好专业,冷门啊冷门~~
喜欢历史挺好的,但要把它当做自己的职业太难太难了~~毕竟现在这个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历史学家
你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学”,“什么是历史”。这两个概念,历史学家的责任又是什么。你必须要知道,否则你学了历史,成了历史学家,却不知道自己的责任和历史的概念,学了历史等于没用。
多看历史书籍,历史跟考古是对应的,有考古才有历史的资料收集和碎片整理,还有很多历史记载大多是当朝天子的有利言论,史官的记载大多都是偏袒当朝天子,一朝覆灭,下一朝有可能会篡改记录,还有些记录会在战争中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