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国有四大发明为何没有广泛运用到科技发展?

2025-04-13 06:06:3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社会环境,中国古代是强大的封建国家,那些发明没有或很少用到发展经济上去,而西方国家商品经济发达,用于发展经济,与封建势力抗争,所以四大发明在西方光泛应用!

回答2:

儒家思想禁锢了大家的思想,封建帝王希望除了他都是傻子省的你搞事情,所以大家好好的在家干活交税就行。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勺子是个古老的传说不是真的。

回答3:

这个嘛。。。其实是略有点失公允的......咱们就拿清朝的时候火枪也没少用。

道光皇帝,对,就是那个签了南京条约的道光皇帝,年轻的时候还练得一身好枪法,当年天理教叛乱,在内应帮助下杀入皇宫的时候,还是皇子的道光皇帝带人拼死抵抗,自己还用火枪射杀入侵者。。。

至于清军,早就大量列装火绳枪了。一个比较好玩的历史是:乾隆爷的武功中有一条是平定缅甸作乱。这个,千万别被还珠格格之类的给忽悠了,那场战争不是在平原上骑兵对大象那么打的,而是双方均列装火枪对射。。。对你没看错,缅甸军队和清军都是大量火枪。。。所以说清军不用火枪纯粹谣传。
但是为什么1840年败的那么惨?这是现代化国家和中古国家的对抗。现代化不光指的是工业和机械,更是国家组织,军队管理等。
先说说装备上究竟差多远。主要说陆军,因为海军我不好意思说......说实在的,1840年绿营军火库里,火枪多的是。而且,虽然质量比英军差很多,但是没有达到代差的地步。别以为英军扛着加特林机枪登录了。。。英军当时装备的是燧发枪,啥概念呢,一分钟能开三枪不错了。。。记住,后装枪当时刚发明,还没有用到对华作战。相反弓箭如果训练得当,一分钟六箭不困难。英军没有穿铠甲,弓箭伤害其实很可观。但是......当时的八旗和绿营已经腐化到了极点,就没多少能拉开弓的......这是后话。
所以,清军也装备的是火枪,在战斗中,双方对射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打死的英国人寥寥无几,为啥,请自行搜索非洲混战时黑蜀黍拉风的AK47走位......想想看一支也这么开枪的绿营军,拿着一分钟打一枪的火枪,能干掉几个......

如果这还不过瘾,那么当英军与清军短兵相接时,那就有点伤自尊了......按理我们都觉得咱器不如人,但是还是有爱国情怀的(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抵抗还是非常顽强的,殉国者不可胜计),而且又一直擅长刷刀剑,肉搏战应该沾光才对。结果白刃战中经常出现英军主动发起刺刀冲锋,然后很快清军就溃散了,溃散的比对射时更快。。。
说了这么多故事,那么到底我们败在哪呢?第一,单论军事,没有什么大的对外战争,我们的敌人太弱,或者说,主要的敌人是自己人起义。这样缺乏刺激,缺乏忧患意识,导致的是系统性的武备松弛。武器不去更新,人员严重缺乏训练。指挥官只有剿匪经验。那么突然跟世界第一强国对战,那输定了。
但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打输,是情有可原,还不吸取教训,第二次又打输,这就只能怪缺乏变革了。
说了这么多,结论呼之欲出,这不是清王朝自己独特的毛病,因为清王朝是在极力汉化的。这是传统文化和国家社会结构僵化,不思进取,落后于世界发展速度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