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大肠杆菌病有何发病特点?

2025-04-09 02:19: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大肠杆菌在健康鸭的肠道中经常存在,但在不合理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如缺乏维生素,饲喂霉败饲料或舍内外潮湿,环境突变,鸭体抵抗力降低,肠道中的病原菌产生毒素侵害消化道而致病。本病的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给养鸭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各年龄的鸭均易感染大肠杆菌,以雏鸭最易感染。以2~6周龄的鸭群多发,发病鸭场往往是卫生条件差,地面潮湿,舍内通风不良,氨气味大,饲养密度过大等。发病季节多在秋末、春初,其他季节也可零散发生。

鸭大肠杆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菌的禽类,其尸体和粪便随时会污染饲料、饮水、池塘、饲养场地及饲养工具等,健康鸭群很容易感染上大肠杆菌,一般是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体内,但不一定即刻发病。当机体抗病力降低,或患有其他疾病时,寄居在体内的细菌会乘机进入血管,随血流分布全身,引起败血症或其他病症。人工试验证明,大肠杆菌可以通过皮肤伤口进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因此,鸭舍内的吸血昆虫和体表寄生虫,都有可能是大肠杆菌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种蛋被粪便污染常导致小鸭卵黄感染和胚胎死亡,会直接影响出雏率,也会引起雏鸭在1周龄内出现高死亡率。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除鸭易感染外,鸡、鹅等绝大多数禽类都能感染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