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面向新生发放长达10米的长卷作业,事情传到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热议,我们不仅会想:难道同济法大学的老师都是魔鬼?一开学就要布置海量的作业?
其实这所谓的作业与我们想象的有所不同。据悉,这个课题名称为“真相观察”,是设计学院对理工科大一新生的一个训练。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新生们需要观察事物的变化,并记录在10米的长卷上,这种做做法的初衷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就是因为这样,同济大学新生这份10米长的作业冲上了热搜。网友们在啧啧感叹的同时只能表示:是我画不出的十米长卷!
该课程的陈永群老师表示,“十米长卷”这门课重在观察,对于一个做设计的人来说,观察是起点,观察一个自然物象从鲜活到逐渐消亡的过程,也是探求事物真相和本质的过程,学生感知和发现生命每个阶段不同的状态和美,同时并伴随自己的思考,能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改变自己要被迫接受和主动学习的局面,而观察则是帮助学习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来说,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知觉活动。我们通过观察社会、观察自然、观察实践等方式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思维活动的加工,从而收获一些结论或成果。
不过,学会观察也有讲究的,一旦掌握了观察的窍门,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我们便会乐在其中,收获匪浅。那么,对于提高个人的观察能力,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我们常说,要用心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表象覆盖下的本质,但这不是让我们忽略直观上观察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只听凭内心的感受而全然否定了亲眼所看到的,而是要学会辩证看待。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如鹰般锐利的眼睛,对于更好地观察来说,是有不少好处的。所以,对于一个注重观察的人的来,日常保护的自己的眼睛健康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可以说,“10米长卷”这个课题蕴含了哲学问题和科学问题,其真正的意义也需要同学们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慢慢理解。并且,无论是此次做作业的新生,还是围观的网友,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都应该注重自己观察能力的提高,善于观察,并结合科学性思考,从而发现设计背后或者生活中的更多真谛。诸位读者朋友,你们说呢?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有一个10米长的大一新生作业。让大一新生观察一个月左右的事物变化,并记录在10米长的卷轴上,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布置这份作业的老师陈永群说, “对于设计师来说,观察是起点。观察一个自然意象从生到死,也是一个探索事物真相和本质的过程。感知和发现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状态和美好,伴随着你理解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个话题可以说包含了哲学和科学的问题。对于这门课的真正意义,很多同学三年后就做了毕业设计,甚至毕业后也慢慢明白了。”
或许总有一天,地球会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中,那就只会剩下两样东西可以发光,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
其实关于同济大学新生10米长的作业,很多网友表示做不来,甚至有点人觉得大学作业不必如此夸张。但我认为恰好相反,来到学习氛围宽松的大学校园,想要进步更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当你终于可以不再由父母包办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去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所有。面对这样一个多彩自由的大学,你拿什么去面对学习,去面对成长。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命运”。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态度明确,注意力专注,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其实也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像这样贴近生活实际的作业,就是在锻炼学生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提高写实能力。
积极地去面对大学,去好好生活,好好学习。区区十米作业,跟步入社会后要面临的种种难题相比,根本不足挂齿。
我觉得是相当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了,因为也是创意学院的学生所以非常考察大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但是在完成了这样一份作业之后想必也是收获满满。
精神可嘉,很有想法也很有创意,通过观察来锻炼学生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思考。有着高校的想法,但是也要具体而行。
我觉得同济大学新生十米长的作业确实太长了,但同时我觉得也是在告诫这些新生,大学虽然不是高中,有那么多的学习任务,但是大学也更不能太放松,还是应该要努力学习,我觉得同济大学主要也是给学生一个警示而已,因此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