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墓葬制度

最好举例说明
2024-11-28 05:34:0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明代墓葬用青砖块砌筑,葬顶为拱形,有上锁的两扇大石门,单扇石门宽0.57米,高1.52米,其上刻有花纹。墓门顶端门楼还有9个相同样式的猫头瓦和滴水,下有5个凤尾图案砖雕斗拱,再下面还有两个砖雕垂缨。墓室内3具棺木依然完好,其中两具棺木上盖有写着“明文林郎山东柬”和“明待封儒人郭门”字样的绸缎,每个字约一尺见方,字幅上半部分三字为金色,下半部分四字为白色。据查,文林郎为明代朝廷文官,约为七品官职。

  男墓主人衣物没有腐烂变质,衣物的活结仍可顺利解开。其外穿黄色官服,官服胸前和背后的“补子”图案仍可辨认,里面穿三层黄色便服和衬衣。遗憾的是,该古墓早年被人盗过,墓内随葬品已经没有了。由于之前的机械开挖,墓葬受到一定损清代是陵寝制度的重大改革期。此时的陵墓由方形覆斗状改为圆形,称“宝顶”;取消寝宫(即下官)的建筑,扩大祭殿(即上宫),并取消留居宫人牙城、宝城、宝顶。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序化的规则。日常侍奉饮食起居的办法,使朝拜祭祀的仪式更为隆重。陵园围墙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分三个院落。第一院落除陵门外,两旁设碑亭、神厨、神库;第二院落除殿门外,设有祭殿和两旁的配殿;第三院落除内红门外,设有牌坊、五供台和方城明楼。方城后为圆形大坟,即“宝顶”,周围砌有砖壁,上砌女墙,称为“宝城”。清朝无论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华表,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