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不找六小龄童来演,很正常。
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形象,一向是作为经典出现的,但是,悟空这一形象,不是谁独有的,是中国人都熟知的神话人物。人物是有多元性的,不是说,谁塑造过孙悟空,别人就不能演了。
《悟空传》由郭子健执导,彭于晏、倪妮、欧豪、余文乐、郑爽、乔杉等人联袂主演。
该片改编自今何在同名小说《悟空传》,讲述了五百年前,未成为齐天大圣的孙悟空,不服天命,向天地诸神发起抗争的故事。
请注意,这部电影,不是西游记的任何章节,而是悟空的故事。这时的孙悟空,还不是震撼天地的齐天大圣,他只是一只桀傲不驯的猴子。
天庭毁掉他的花果山以掌控众生命运,他便决心跟天庭对抗,毁掉一切戒律。
在天庭,孙悟空遇到不能爱的阿紫,一生的宿敌杨戬,和思念昔日爱人阿月的天蓬,他们的身份注定永生相杀,其实不甘命运摆布的,又何止孙悟空一人,却没想到反抗行为,却带来更大的浩劫。
作为孙悟空形象的代言人,六小龄童近两年对于很多西游恶搞电影,可以说是非常唾弃。
因为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他批评过周星驰恶搞西游文化,侮辱经典文学。《悟空传》的导演,也被问到这个问题,有没有担心因为翻拍这部西游作品,被六小龄童或谁指责。
导演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彭于晏扮演孙悟空时,导演表示彭于晏首先脸部长得就像猴子,尤其侧面。加上彭于晏性格就有种孙悟空的样子,有点小坏,小不正经,但是干正事时却很认真用心的特质。
六小龄童在86版《西游记》里的成功,是因为他将孙悟空作为一个人来塑造。
可是,“如果孙悟空是一个人的话,人怎么会没有感情呢?”在把孙悟空作为人来塑造的角度来说,他就应当有情感。
个人觉得,六小龄童演的猴确实好,可以说,能够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却未必像孙悟空。而周星驰、张卫健等人,诠释的孙悟空,却是另一种全新的方式。属于另辟蹊径,不符合名著很正常。
如果动辄贯以“篡改世界名著,辱没中华文化”,这是道德抨击,还是上纲上线?公众自有评说。
对于孙悟空这个角色,有才华、有特点的演员,都可以尝试,它不是谁的专利。
六小灵童是扮演孙悟空的大家,他给大家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孙猴子的形象。但是从任何方面来说他都不适合去演《悟空传》里面的孙悟空。
?首先,六小龄童确实塑造了大众心中最贴切最符合形象的孙悟空,他是扮演孙悟空的“大家”,但不是“独家”。没有人规定只要是孙悟空的形象就必须让六小龄童来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演艺圈也是如此,新人辈出的演艺圈,我们需要的是不同的孙悟空形象,每个人对孙悟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可能下一个孙悟空就会是你心中最合适的孙悟空呢?其实很多人都扮演过孙悟空,而且每个人扮演的孙悟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
《大话西游》里周星驰扮演的孙悟空
《齐天大圣孙悟空》里张卫健扮演的孙悟空
《天地争霸美猴王》里陈浩民扮演的孙悟空
当然,还有许多,但上面这几个也算是经典的孙悟空角色了不是吗?
?其次,六小龄童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再扮演孙悟空了。孙悟空是活泼好动的猴子,他的戏份,毕竟伴随着很多的动作戏和打戏,这需要演员花费很大的力气。六小龄童出生于1959年,到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了,让他再去演孙悟空显然是不大实际的。而且经典很难复刻,哪怕是六小龄童本人,也无法保证演出和当年一样出色的孙悟空,与其砸了自己招牌,不如让经典永远经典。
?最后,就算真的有打算请六小龄童去,他还不一定愿意呢。众所周知,六小龄童对这一种不觊觎他认可的孙悟空的改编是完全反对满不在乎的,可以看他对《大话西游》的态度。甚至在他自己的内心中,他觉得他就是孙悟空,他确实演绎了一个经典的孙悟空,但他不是孙悟空。他反对人改编西游记,但其实他没有资格去反对别人,因为他始终不是孙悟空。
六小龄童老师演绎的孙悟空是无法超越的经典,这个不可否认,即使环境艰苦,甚至比真正的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还要难,但是他们仍然完成了,为了追求真实追求完美他们还原剧本场景,跑遍大江南北,甚至连开场,师徒四人走瀑布那块都是拍了好几次,还差点失足掉下去,白马也是黑马代替,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即使这么艰苦,他们仍然用自己的努力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部经典,没有华丽服装没有夸张特效,相反,特效很假,但是我们喜欢,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所以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我们观众,恐怕对我接受新的西游记都很难,那是我们的回忆我们的童年,谁忍心破坏?在我们眼里那是亵渎经典,六小龄童老师是比较激愤的,虽然说现在追求创新追求不同,但是六小龄童老师觉得那根本是胡扯,他的眼里的孙悟空就是他演绎的那个调皮耍泼,嫉恶如仇的孙悟空,而现在,很多都给加了感情线,六小龄童老师尊重原著,又或者入戏太深,无论哪个层面,他都无法接受他的孙悟空被推翻,我觉得这种感情很正常,就像我们喜欢了多年的东西被否定,何况他的这个孙悟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角色,他把自己当做孙悟空,我觉得演戏最高境界确实是这样,不是演,而是成为他。所以很理解六小龄童老师的想法,也懂他的激动,所以这也招来很多人黑他,觉得他不懂创新,冥顽不灵,也太自信了什么的,我不觉得,是六小龄童老师给了孙悟空灵魂,当然也有其他人拍的也不错,到不得不说他的孙悟空是深入人心的,我们旁观者都真的深的感情,何况当事人?
六小龄童老师对于新孙悟空的改造和反对是都知道的,又怎么会有人敢请他拍?
六小龄童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孙悟空,许多人说六小龄童成也孙悟空败也孙悟空。六小龄童塑造的孙悟空确实是最经典的猴子,但是也是因为六小龄童演的太像了,以至于他以后演什么都不能逃出孙悟空的阴影。我觉得不让六小龄童出演悟空传是因为审美疲劳了,如果所有的孙悟空都是六小龄童,那确实没有意思了。除了六小龄童,张卫健,黄勃演的猴子也是很不错的,导演也是在尝试表演出属于悟空传的猴子,而不是西游记里的猴子。
悟空传里边的猴子和西游记里边的猴子也不一样。西游记里边的猴子提前大闹天宫偷吃蟠桃,但是整体孙悟空的形象是由特别坏转到特别好的,这是西游记的角色需要。但是悟空传里需要的根本就不是这样的孙悟空。悟空传里的孙悟空是更接近真实的孙悟空,他有野心,有自己的宿敌,有自己的爱人,也拥有不可能拥有的爱情。如果你让六小龄童去演悟空传的猴子,那不是孙悟空那是六小龄童。
前面说到要有爱情戏,显然六小龄童的年龄各方面都是不是和拍这样的电影的。反观彭于晏,没有固定的角色光环,可塑性很高,所以,彭于晏真的比较合适,要比六小龄童好太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六小龄童的薪金问题。六小龄童是老一辈的艺术家,是猴戏的第一人,自然六小龄童的薪金多少合适也成了一个问题。还有就是六小龄童出演不出演的问题。现在娱乐圈水这么深,他也怕自己老了还被消费一吧,最后落个骂名。综合原因,六小龄童没有出来。
我还是比较喜欢彭于晏的,还有余文乐,郑爽,对于悟空传我也是很期待的。
不得不说,《悟空传》中的孙悟空和《西游记》(指六小龄童演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完全不同的角色,六小龄童老师不管是年龄还是风格都不再时候《悟空传》,没有贬低六小龄童或者抬高《悟空传》的意思,就像你不能让鉴湖女侠去演林黛玉一样,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下面我们就来细致的说说两者的区别。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不得不说确实活灵活现,把孙悟空作为猴的元素演绎得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但是六小龄童演的是一只猴,一直只是一只猴,仅此而已。人们喜欢看《西游记》我想大部分只是喜欢看那些眼花缭乱的妖怪和法宝,以及孙悟空多么多么厉害,这种设定之下随着年龄增长我有的时候真的觉得一部《西游记》的内涵还不如剧中那一首《敢问路在何方》深刻。所以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以前的那部动画版的《西游记》比这部电视剧要好得多,因为它相比之下里面的一个个角色更像是一个个人,而不是一只猴,一头猪。
再来说说悟空传,我相信其实很多人是看不懂这本书的,只能明白大概意思。我也很好奇或者担心导演和编剧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把这样一部深邃却别扭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我很怕为了让观众看得痛快,把这部作品拍成了一部快意恩仇的偶像玄幻剧(虽然就是玄幻剧)。《悟空传》中的孙悟空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桀骜、迷失、迷茫、追寻、解脱。他是一个桀骜的武神,又是一个失心的傀儡;他是一个迷失的孤魂,又是一个在追寻中得到解脱的悲剧。这更像是一个人而非一只猴,他不需要抓耳挠腮上蹿下跳,他需要的是思想和情感,时而深邃,时而浅淡。而这些,六小龄童在演孙悟空时都是没有的。并且六小龄童因为对于自己角色的感情,很难接受这些改编,制作方自然也知道。
说句题外话,我觉得彭于晏也不适合《悟空传》,他长了一张“我是偶像”的脸。我相信他可以演出桀骜,但是能否演出那种迷失和懦弱,我还是有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