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阳镇农业先进,商贸活跃,工业富有特色,集镇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善,区们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界首南北狭长、颍河贯中的版图上,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十分突出,辐射周边6个乡镇,堪称“沙南第一镇”(界首人俗称颍河为沙河,区域上有沙南、沙北之划分)。产业特点:一产比重略大,约占35%,以现代农业为主,小麦、玉米、在豆占较大比重,订单农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业有相当的规模;二产成长性好,约占30%,两大工业(渔具系列、三粉加工)特色明显,具有比较优势,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独树一帜,潜力很大,可以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三产繁荣,约占35%,百货、餐饮、服装、家电、农贸等供需两旺、交易活跃。近在年来财政收入分别为:350万、400万、500万,年均递增在20%左右,2007年,农民人均均收入达3600元,镇区居民纯收入达到10000万元,在全市位居前列。
农业:耕地面积为4.7万亩,人均1.07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高效农业有一定发展,黄庄村建有占地60亩的农业生态园。2011年农业总产值1.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3%,2011年生产粮食4.3万吨,其中小麦2.35万吨,玉米1.95万吨。经济作物主要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为6174亩,主要品种有马铃薯、雪里蕻、西瓜、生姜、辣椒、黄花菜等,畜牧业以猪、牛、羊、鸡为主,2011年末存栏量分别为5375头,316头,5806只,9.2万羽。
工业:建有工业小区,一期规划用地33.3公顷,以渔具、三粉、塑化、建材、服装为主,聚集中小企业共10家,拥有职工873人。其中界首市天瑞食品有限公司是阜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1.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6%。
商贸:泉阳是沙河以南、泉河以北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5亿元,同比增长13%,拥有专业市场8个,其中泉阳农贸大市场规划占地90余亩,总投资达8000多万元,一期工程已建成交付使用。
财政金融:2011年财政收入61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1%,人均财政收入138.64元,比上一年增长20%。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0258亿元,比上一年年增长11.2%,各项贷款余额1706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5.3%。 公共交通:2002年建成泉阳客运站,日发客运车辆120班次,分别发往阜阳、界首方向,日客流量达3000人次。
给排水:1997年建成泉阳自来水厂,有300米深水井一眼,建有高30米水塔一座,配套有管网等附属设施,日供水能力600吨,用水人口达5000人次,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直径为800毫米排水管道1500米。
供电:辖区内有110千伏变电所1处,输送陶庙、任寨、代桥、泉阳四个乡镇,有供电所1处,服务泉阳、任寨、顾集三个乡镇。
园林绿化:辖区内建有东西湖公园,占地面积74亩,其中东湖及公园面积36.5亩,西湖及体育场占地37.5亩,东西湖一路之隔,对称相望,绿化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交通运输:017县道南北穿境而过,030县道直通阜阳,路网四通八达,呈开放状态,南距102省道11公里。
邮政电信:2011年有邮政局1处,电信局1处,移动网点6处,联通网点4处,固定电话拥护3600户,移动电话用户2.1万人,互联网用户600户,全年邮政业务总量1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50万元。 2011年末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49人,专职教师17人。小学13所,在校生2183人,专职教师150人。初中学2所,在校学生626人,专职教师93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5人,专职教师12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70人,专职教师17人。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