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焦虑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轻度的焦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激发潜能,使自己产生紧迫感,从而 更努力地寻找就业机会。北京失眠医院专家指出:一旦焦虑过度,上升到“焦虑症”就应该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以免病情加重,导致过度失望带来的郁闷和焦 虑,产生过激行为。
社交焦虑症:大学生社交焦虑发展到极端就是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怖症。表现为情绪上的紧张、不安、担心甚至害怕,还伴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 情况,如:心跳加快、出汗、脸红、发抖、呼吸困难、尿频、尿急等生理表现。行为上还伴有回避。
考试焦虑症: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急得浑身出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试卷,考试成绩失败。考试焦虑为中心的心理障碍,伴有睡眠障碍,主要是由于心理负担太重
一、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焦虑类型
(一)学习焦虑。学习焦虑大部分发生在成绩较好、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的的同学身上。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害怕失败,对一些重要的学科或者考试所产生的担忧、恐惧的情绪反应。学习焦虑常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卑自责、性格急躁,对学习厌倦、恐惧等。过度的焦虑还会使得他们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单一,而且对身心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学习焦虑让很多学生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所以也是我们所要重点防治的对象。
(二)情感焦虑。大学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日渐成熟,对爱情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与异性交往的愿望越也来越迫切。但大学生的心理并未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对突然降临的爱情或者瞬间即逝的爱情缺乏成熟的应对策略。尤其几次失恋以后,很多大学生开始自卑,认为自己不具备别人喜欢的品质,对爱情持悲观观望的态度,甚至对以后的真爱也毫不犹豫的拒绝。
(三)就业焦虑。经济不景气,毕业人数骤增,创业空间狭窄,高期望值与低就业率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求职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家人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感。就业焦虑是指大学生面临就业时心理准备不充分,感到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不知道怎样面向就业竞争,担心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引发的一种复杂的负性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就业时产生心理危机感,甚至对此产生恐惧。贫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就业焦虑感。
(四)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焦虑类型。是指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更为严重的是在与人交谈甚至目光接触过程中都会让他们感到持久的紧张、不安、畏惧。他们不仅与权威人士交往困难,与普通人交往也出现障碍,最终导致失去交往的兴趣,造成在人际交往场合被动、孤立的境地。
(五)形象焦虑。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人都对美有着不懈的追求。形象对一个人的择业、择偶等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自身相貌的要求也要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社会上的美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形象焦虑是指对自己相貌的某一方面不满意,泛化到对自己全身都否定并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受负面形象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的心理。据调查,女大学生形象焦虑的比率远远高于男大学生,形象焦虑一旦产生很难改变其认知,矫治起来非常困难。
二、大学生焦虑心理解决策略
焦虑心理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恶劣情绪影响逐渐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心身疾患,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消除焦虑心理呢?本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几种方法。
(一)认知疗法。焦虑的产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人对己对事存在着不合理的认知。因此消除焦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正确的认知能力,以合理、现实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看待人生,学会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平衡、稳定的心理状态。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放松疗法。焦虑者一个明显的表现方式就是紧张,对于焦虑感较轻的患者,我建议先选择放松疗法。所谓放松法治疗是一种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肌肉和情绪放松的方法。患者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呼吸调节、放松全身肌肉的方法来消除杂念。放松疗法要坚持每天都要练习,练习次数和时间长短依照焦虑程度而定。
(三)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焦虑心理治疗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它可以在循序渐进中以温和的方式帮助大学生逐步摆脱焦虑情绪。施行脱敏疗法的前提就是进行放松。脱敏疗法必须要在患者处于全身放松状态下,使能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复出现,达到不能引起患者焦虑时,增加刺激的强度,直至患者焦虑情绪完全消失为止。这是一种比较安全也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对恐怖焦虑非常有效。
(四)冲击疗法。冲击疗法与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恰好相反,它是依据消退原理,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情境放在第一位,尽可能迅速地使来访者置身于最为痛苦的情境之中,尽可能迅猛地引起病人最强烈的恐惧或焦虑反应,并对这些焦虑和恐惧反应不作任何强化,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情绪的反应自行减轻或者消失。冲击疗法见效快,效果也好,但是危险系数也最高,有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的同学不适合用这种方法。
(五)催眠疗法。催眠疗法主要适于经常、持续、无明显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忧为特征的焦虑者。心理咨询老师把来访者引导入催眠状态中,可以找出其焦虑的原因,并在催眠状态下和其对话达到除焦虑的目的。或者,在催眠状态下改变来访者的错误认知,使其树立正确、客观、合理的认知,一般效果都非常好。在催眠状态下进行形象塑造效果也非常理想。用催眠疗法治疗效果好,所需时间也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来访者都可以进入到催眠状态,而且催眠疗法对咨询师的要求也比较高。
(六)药物疗法。焦虑情绪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并且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围,建议送往医院治疗,同时辅以药物疗法,以使其尽快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