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中的"别善恶"的下一句是: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原文: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三字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解释】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这些是解释《春秋》的书。
劝君慎读三字经,改读《论语》为好
原因如下:
1、《三字经》是儿童读物,论语是成人读物(包括
儿童);
2、论语的核心和性质是政治著作(包括伦理等),三字经是一般劝学和提示学什么、怎么学的书;
3、论语是儒学经典——不是儒教(儒学信仰),三字经是理学蒙书。
三字经宣扬的思想基本是理学,把人从儿童时代起就往理学路上引,而理学恰是最该批判的腐朽文化。理学的史学观、文学观、哲学观、信仰等,都是错的。理学非人文学问,乃信仰学说,是全世界最坏的信仰,基督教是当时最好的信仰(相对的),世界现代文明,仍是基督教文明。
4、三字经产生的时代,是朱熹理学尚未推广开来,乡村的私塾先生教小孩时,顺口瞎编的,不是正规文人之作。(千字文是正规作品。)现在都说三字经是王应麟或区适子所作,实非。这是理学家为了提高三字经的学术地位而瞎说的。三字经基本思想和理学相同,但作者水平实在低劣,许多内容又和理学相左,不过,它确实能把人引到理学的路子上,正因为如此,三字经在理学时代才火起来的。
5、三字经不能背,背了就上理学的贼船,想下都下不来——三字经和理学是信仰,信了就坏了。三字经的经学、哲学、史学、文学、伦理等思想都是错的。现在宣传三字经的都是理学信仰者。宣传论语的多数都是反理学的——反朱熹的《四书集注》之《论语集注》。现在理论界宣传的经学系统和脉络都不对,从孟子讲性理或“义理”、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无一有实据。而史学系统,就是《纲鉴》(资治通鉴)系统,三字经旧称“袖里吞金《小纲鉴》”,《资治通鉴》不是史学,《资治通鉴》歪曲、抹杀和虚构史实,其史论就更错了。
先说这么多。
另:<三字经>的前几句就不对.如"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从本性上,无善恶.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都不对.人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
看我的!!哈!!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於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於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火水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与丝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名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彀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杨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堕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於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兴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