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拍号。
拍号是在乐谱中使用的符号,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每一个乐谱前面都有拍号,中间如果改变节奏会标出改变的拍号,拍号如同分数,如2/4、3/4等。
“C”是4/4复拍子的另一种写法,C拍号 或 4/4 拍号用哪一个都可以。顺便再提一个2/2単拍子的另外一种写法,即在大C的中间穿一根竖线的拍号,这个拍号与2/2拍号同用。这个大C符号,其实不是C字,它是把一个园圈切去右边的1/3留下2/3的大半圏。可能是制版方便就用大C代替了。
扩展资料:
拍号的书写格式:
拍号要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因为在五线谱中把全音符作为整数1看待。全音符是1,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时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为例,每小节有2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就要写为2/4,如果每小节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就标画成3/4,这样以此类推。
拍号要标画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画在乐曲第一行谱表的后面,(但如果有调号,要先画调号再画拍号)顺序是这样的:谱号→调号→拍号。
在谱表上标画拍号时要以三线(五线谱中间的那条线)当作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外再画横线。如果乐曲在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中途变化拍子,还需要标画新的拍号。
这是一种拍号。
拍号是在乐谱中使用的符号,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每一个乐谱前面都有拍号,中间如果改变节奏会标出改变的拍号,拍号如同分数,如2/4、3/4等。
“C”是4/4复拍子的另一种写法,C拍号 或 4/4 拍号用哪一个都可以。顺便再提一个2/2単拍子的另外一种写法,即在大C的中间穿一根竖线的拍号,这个拍号与2/2拍号同用。这个大C符号,其实不是C字,它是把一个园圈切去右边的1/3留下2/3的大半圏。可能是制版方便就用大C代替了。
扩展资料:
有量记谱法为13世纪科隆教士弗兰科创始。这种记谱法用音符、休止符和记号严格规定了音的长短,是对纽姆谱的补充和丰富。在1450年左右,音符是涂以黑色的,称为有量黑符,以后改用空心音符,称为有量白符,这种记谱法在西方使用到17世纪左右。
五线谱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出现,到17世纪逐步完善,18世纪开始定型而沿用至今。如小节线原用于文字谱,17世纪末被五线谱所采用;升降记号通用于18世纪,表情记号取有量记谱法;装饰音记号源于纽姆谱,17世纪系统化用于五线谱。
那是乐曲的拍号。
拍号,一般用数字表示,如:2/4,3/4,4/4,2/2,其中的4/4,2/2也经常用符号表示:
4/4→С
2/2→Ф
c大调吧,整个曲子是c调的吧
表示是4/4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