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属暖温带植物,在生长发育期要求足够多的热量,整个生长期活动积温(≥10℃温度的总和)或有效积温(只计>10℃以上部分温度的总和)是确定该地区能否栽培某一葡萄品种的标准之一,尽管有效积温比较接近品种要求的温度总量,但在实践中多用活动积温。不同成熟期的品种需活动积温在2 100~3 500℃之间,早熟品种偏低,晚熟品种偏高,中熟品种居两者之间。
春季,当气温较稳定地升至10℃以上保持1个星期时,葡萄开始萌芽,逐渐进入生长期。生长季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开花期最适宜气温为25~30℃,鲜食或制干品种成熟期要求温度28~32℃,而酿制品种则为17~24℃。适当的高温和较大的温差有利于酒石酸、单宁等物质的分解,糖分及芳香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并能充分发挥该品种固有的品质特征。例如,吐鲁番的无核白葡萄8月份成熟,平均气温在319℃左右,温差较大,果实甘甜味美。然而在20~25℃的地区,含酸量较高,味甜偏酸。在低于20℃的地区,酸度更大。在寒冷地区,气温降至14~16℃,含酸量高达1%以上,虽外观美丽,但因味酸而商品价值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巨峰葡萄的成熟期为8月上旬。此时,温度高而温差小,不利于养分积累,故糖分不足,品质欠佳。因此,应根据品种对温度的要求和葡萄生长期内该地区的温度状况,特别是果实成熟期的气温变化,确定所种品种(表62)。一般来说,在生长季中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株白天养分合成和积累,减少夜间消耗,从而促进花芽形成、开花、坐果和果实成熟。
欧亚种群葡萄在原产地生长期达200天以上,冬季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低温休眠。如低温期不足,则会影响正常开花结果。葡萄冬芽抗寒力强,一般栽培品种充分成熟的冬芽可耐-18~-20℃的低温,但持续低温仍会引起冻害。葡萄地上部不同部位的抗寒力不同,主芽、预备芽、芽垫层、1年生枝、多年生枝的抗寒力依次由弱到强。葡萄根系的抗寒力差,不同类群间略有差异,欧亚种的根系在-3~-5℃时即可遭受冻害,欧美杂种可抗-4~-7℃,东亚种山葡萄能耐-14~-16℃低温。同一植株的根系,粗根抗寒力稍强。实践证明,在绝对最低温度达-15~-17℃的地区必须采取埋土防冻,如遇干旱,仍有发生冻害的可能。
芽眼萌动后,抗寒力大为降低,气温下降到0℃,新生芽即会遭受冻害。山葡萄及其杂种早萌芽的受晚霜危害的程度常比晚萌芽的重。秋季的早霜会给晚熟品种的果实和枝芽带来伤害,影响产量、品质和越冬性能。一般认为,气温在22~30℃时葡萄光合作用最强,>35℃则同化效率急剧下降,>40℃则易发生日灼病。生产实践中,由于气象因子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高温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区别,会带来不同后果。如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果实成熟时正值高温的8月份,平均最高气温35℃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达454~476℃,且有从火焰山上吹来的干燥焚风,在灌溉条件下,不仅葡萄未受害,反而加速了果实的成熟,增加了含糖量,提高了品质。
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