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组长期旋回相域地层、砂体和沉积相分布特征

2025-04-06 10:26: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7.3.1.1 LSC3上升相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惠州凹陷恩平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陆相沉积体系。LSC3长期旋回层序上升相域的 沉积充填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凹陷的西北发育有HZ13-1-1X井区—HZ08-1-1井区 —HZ9-2-1井区3个三角洲连续发育组成的三角洲裙带,其物源主要来自西北和正北方 向,三角洲扇体自北向南延伸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作用活跃,为非常有利储层发育 的相带,凹陷南部的HZ21-1-1井区—HZ27-4-1井区附近一带也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育 区,其物源主要来自正南方向,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自南向北延伸的水下 分流河道砂体,对储层发育也较为有利(图7-17),凹陷东侧的HZ23-2-1井区—HZ23-1-1 井区与西侧的XJ24-1-1A井区—HZ19-3-2井区虽然也都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发育区,但扇 体的规模小,可能代表了东、西两侧的次要物源方向,由于砂层较薄,泥质夹层较多和含 量较高,此两个扇体不太有利于储层发育。凹陷中部及北东部与西南部都以发育前三角洲 和深-半深湖沉积为主,为局部盖层或隔层发育区。

图7-17 惠州凹陷古近系恩平组LSC3上升半旋回沉积微相图

7.3.1.2 LSC3下降相域岩相古地理特征

在恩平组超长期层序上升相域基准面变化总体处于上升状态的大背景下,恩平组末期 的LSC3长期旋回层序下降相域的基准面处于相对下降状态,基本上继承LSC3长期旋回 层序上升相域古地理面貌的轮廓,在凹陷东部的HZ23-2-1井区—HZ23-1-1井区附近出现 了小范围的剥蚀区。另一方面受南海运动隆升前的构造沉降影响,使凹陷的湖泊沉积面积 一度扩大,在继承前期岩相展布格局的基础上,发育于凹陷边缘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宽度明 显变窄并向边缘方向退缩(图7-18),其中规模较大的3个三角洲沉积体系分别发育在北 部的HZ08-1-1井区—HZ9-2-1井区,西部的XJ24-1-1A井区—HZ19-3-2井区和南部的 HZ21-1-1井区—HZ27-4-1井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作用活跃,砂体厚 度较大,都为有利储层发育的相带。

图7-18 惠州凹陷古近系恩平组LSC3下降半旋回沉积微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