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
(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空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局面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员,又可以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或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都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财政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的财政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的总和。简言之,财政政策是体系化了的财政措施。它是国家(或政府)以特定的财政理论为依据,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以达到一定财政目标的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国家实施财政宏观调控的过程。 财政政策由财政支出政策(包括政府购买、公共工程投资、补贴和转移支付等)、预算政策(赤字或盈余),税收等具体政策构成。
例如,政府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进行调节就是一种财政政策,政府增加对交通的投资,也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减少政府投资就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但由于货币政策一经实施,给必然涉及货币政策如何发生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正确的方向,以及能否有效地影响到实际经济生活社会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因此,货币政策所包括的内容实际上有五各方面,即:(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4)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5)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1、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反映物价变动一般趋势或者平均水平的。一般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并不是指将物价固定在一个水平上。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一般物价水平事实上成上升趋势。稳定物价就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水平增长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将其控制在2-3%以内就可谓是稳定。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通常是指有能力并志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工作。充分就业不是100%的就业,而是把通常存在的两种失业排斥在外:一是摩擦性失业,二是自愿性失业。根据近二十年的统计,失业率如果控制在4%左右,即可视为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经济增长的程度表示了一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对他国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略有顺差和逆差。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金政策(Deposit
Reserve
Policy
)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Required
Reserve
Rate),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
)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3、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Policy
)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近卖出有家证券的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并不是在所有国家都能开展的,它只能在具有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以政府债券为主的大量有价证券买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开展。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它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PS: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分狭义的和广义的,以上我给的都是广义的,狭义的主要要跟市场联系起来,这里我觉得没必要说了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和严密的,这是我的个人认为,通俗点讲,财政政策主要是跟政府的开支有关,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对货币的调空有关,而对货币的直接宏观控制是对付过热的经济市场的最直接方式,通过对货币在市场供给量的限制,可以最直接的影响到过热市场体系的冷却,然而这并不能满足国民对这市场体系的冷却所带来的影响,这时候国家政府的财政政策就可以起到作用了,通过扩大政府的支出,以国家的购买力购买了国民的产品,使得国民的收入增加,使得在调节过程中,不至于因为冷却了的市场给国民带来经济上生活上的损失
你的材料反映的问题有如下几个:市场经济过分萧条(正好与我上诉所讲的过热经济体系相反,呵呵),国民面临持续地通货膨胀及失业,进出口贸易萎缩
呵呵,问题还是相对严重的,这个时候,从财政政策上看,增加政府支出是控制萧条经济体系及国民失业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然而这也要根据国家的货币存储的大小有关,不可盲目地增加货币的发行,这会导致原本高通货膨胀的情况更进一步糟糕下去……国家增加的开支直接刺激了市场的需求,国民更有事做,工厂企业有了运作的动力和目标,国家的GDP就会增加
而在货币政策方面,适当地调节银行利率,市场各方向的利率将冷却过分的通货膨胀,但是这里需注意,切记与财政政策相配合,冷却了过分的市场经济,是与上述所讲的完全相反的方向,但这并不矛盾,因为面对的群体不一样,但是又会相互影响到,所以一定得把握住度!
补充一点,通过货币政策,还可以间接影响到进出口贸易,控制减少货币的流通量可以使货币增值,增加了国际购买力,从而刺激外资地引进……
呵呵!就打那么多……完全我自己打的哦!好累的~呵呵
政政策包括政府采购和税收政策等。如果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则体现为政府增加采购和减税。
货币政策包括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改变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如果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体现为市场中收购债券,降低再贴现率和准备金率。
财政政政策最初冲击的是商品市场,货币政策最初冲击的是资本市场。这是二者的区别之处。然而由于各个市场都是相通的,通过改变利率和总需求,二者都可以达到宏观经济政策目的。
当一国利率过低时,市场预期利率会升高,这时任何货币总供给的增加都会被资本市场吸收,也即货币政策无效,这就是所谓的凯恩斯流动性陷阱。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无效,同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所以仅可以用财政政策。
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存贷款利率过低,部分类似流动性陷阱的情形,所以国家提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