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农户边缘户是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的低保标准却达不到低保标准的150%的那类人,但是由于他们享受不到低保对象能够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并且对于边缘户的救助只是临时性的,是短期的,只是帮助他们度过临时的生活困难,并不像低保一样是长期的,而且边缘户有些地方规定对于边缘家庭的临时救助不能超过两次,还有所能够享受的政策比低保户少很多。
没有补差,得不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缺乏相关就业指导,所以他们的实际生活比低保户还要困难。这类人群通常被称作一般农户边缘户。
扩展资料:
边缘户的界定:
随着该群体被关注度的提升 , 部分城市已经比照低保标准对此群体给出了明确的界定 , 例如 , 江苏省南京市在2005年开始将这个群体界定为: 家庭月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15 倍之内的人员。
北京市没有统一的规定 , 但是各个区县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 制定了符合本地区状况的标准 , 如朝阳区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意见》, 将其定义为该区家庭人均月收入450元以下、330元以上的家庭。
其他各区也开始制定政策和尝试性的开展工作。笔者认为 , 低保边缘群体是指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城市低保标准 , 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低收入家庭 , 且因此产生自身生存、发展受阻或者社会融合困难等问题的群体。
之所以在定义中补充由经济收入低产生的问题 , 主要是想排除部分自愿失业的人群 , 突出低保群体个人及家庭的能力弱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低保边缘户
贫困边缘户是一部分人均收入比低保对象要求的人均收入稍高的群体,但是由于他们享受不到低保对象能够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没有补差;得不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缺乏相关就业指导;所以他们的实际生活比低保户还要困难。这类人群通常被称作贫困边缘户,监测户是指有可能发展成为贫困户的人群
贫困边缘户依标准确定,不得进行规模控制。贫困边缘户主要从以下农户中按程序产生: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残疾户、唯一住房的危房户、家庭无劳力等特殊群体,且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年贫困线1.5倍以下的低收入户;因病、因学等大额支出造成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接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经济困难的农户;其他应纳入的农户。
你好,一般农户边缘户是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的低保标准却达不到低保标准的150%的那类人。
融不进的城市 回不去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