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命妇与外命妇的等级对应为:
皇贵妃-皇太子妃
贵妃-亲王妃
妃-世子妃
嫔-郡王妃
妃本为配偶之意,代指国君、天子的配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天子之号为“帝”,天子正配称为“后”,次皇后一等的诸王之妻则称之为“妃”。
沿制隋唐,皇帝的妾室亦称为妃,如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等。皇帝的妾室与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的妻妾均称为妃。亲王、郡王之妻称为王妃,如秦王妃、周王妃、晋王妃等,妾室则称为侧妃。
扩展资料:
清朝妃嫔相关:
清太祖初起时,宫闱未有位号,俗称其妻妾为“福晋”或“格格”。崇德改元,五宫并建,位号既明。顺治十五年,采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芳婉皆三十;
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议定而未行。“福晋”、“格格”名号仍存,但地位已次于后妃。
康熙定制,皇后以下,有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其余贵人、常在、答应均无定数。贵人以上均加称号,有贤、德、和、静之类。如慈禧太后在清文宗咸丰帝时历贵人、嫔、妃、贵妃四级,除了贵人时期称号为“兰贵人”外,称号不变,均为“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妃嫔
清朝的后宫分为九个等级 :
皇后坐镇中宫,主持后宫事务;
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
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六宫。
皇后 (正室) X 1 (可分宫女10人)
皇贵妃 (大姨太) X 1 (可分宫女 8人)
贵妃 (二姨太) X 2 (可分宫女 8人)=16人
妃 (三姨太) X 4 (可分宫女 6人) =24人
嫔 (四姨太) X 6 (可分宫女 6人) =36人
贵人 (五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4人)
常在 (六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3人)
答应 (七姨太) X 不限 (可分宫女 2人)
答应 常在 贵人 嫔 妃 贵妃 皇贵妃 皇后 太后
答应 常在 嫔 妃 贵妃 皇贵妃 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