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关汉卿是 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戏剧家

2025-04-02 17:49:2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关汉卿是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杂剧和散曲,成就卓越。他的剧作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他在生时就是戏曲界的领袖人物,《录鬼簿》中贾仲明吊词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姓名香四大神物”。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明代何良俊的《四友斋丛说》到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都把他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可见关汉卿在当时就已享有崇高的地位。
关汉卿一生创作了60多个杂剧,从民间传说、历史资料和元代现实生活里汲取了许多素材,真实地表现了元代人民反对封建阶级压迫与民族压迫的斗争。关汉卿从不写作神仙道化与隐居乐道的题材。他的严肃的创作态度与批判现实的战斗精神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戏剧艺术家,他的悲剧《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他的喜剧轻松、风趣、幽默,是后代喜剧的楷模。他的杂剧无论在艺术构思、戏剧冲突、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许多方面,都为后世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经验。他的许多杂剧经过改编一直在舞台上演出,为人民所喜爱,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 窦娥冤
但是,元明清三代只有少数慧眼独具的评论家能正确评价关汉卿。有的人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贬低他的影响,如朱权说“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太和正音谱·古今群英乐府格势》);明代有的封建文人还肆意篡改他的作品,把《窦娥冤》改成一部“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的庸俗喜剧《金锁记》,磨平原作反抗的棱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关汉卿的作品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早在一百多年前,他的《窦娥冤》等作品已被翻译介绍到欧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汉卿的研究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出版了他的戏曲全集。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北京隆重举行了关汉卿戏剧活动700年纪念大会。他的作品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2]

回答2:

关汉卿生活在元朝,那时候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杂剧兴 盛起来。关汉卿就从事杂剧的创作活动。他是玉京书会(民间杂 剧创作团体)的领导人,和许多杂剧作家关系密切。同时他还经 常出入剧场,和一些演员、民间艺人的关系也很亲密。

关汉卿生活的年代,社会的阶级、民族矛盾很尖锐,劳动人 民受着压迫,而关汉卿本人也亲身体会到了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 低下。于是他便创作了很多杂剧,去反映这种社会现实。

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窦娥冤》,就写出了劳动妇女窦娥在那 种社会的悲惨命运。窦娥从小丧母,父亲为换取进京赶考的路 费,把她押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窦娥的丈夫早早就死了,她和 蔡婆婆相依为命。可黑暗的社会不允许她们过安宁的生活。蔡婆 婆外出索债,险些被人勒死。地痞张驴儿和他父亲借口救了蔡婆 婆,肆无忌惮地搬到蔡家来住,并想霸占窦娥和蔡婆婆。

张驴儿想毒死蔡婆婆,便在饭中下毒,不料却毒死了自己的 父亲。他便诬陷是窦娥干的,逼她嫁给自己。窦娥认为“明如 镜,清如水”的父母官会主持正义,便宁可“官休”,不愿“私 休”。谁知太守见钱眼开,毒打窦娥。为保护婆婆,窦娥含冤负 屈,被迫承认是自己毒死了张驴儿爹。就这样窦娥被杀害了。

这出戏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人民群众的悲苦,同 时也反映出人民的反抗。在窦娥被绑赴法场的路上,她斥骂道: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地也,你不分 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便是窦娥对那种社 会的有力控诉。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这个戏生动感人,是关汉卿 最成熟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写了《救风尘》、《望江亭》、《调 风月》、《拜月亭》和《单刀会》等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表现了下 层妇女向纨绔子弟展开的斗争,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向统治者进 行的斗争,有的反映了丧失人身自由的婢女所受到的摧残,还有 的歌颂了古代的英雄人物。

关汉卿一生写了12多种杂剧。不仅作品数量多,而且他还 能亲自参加演出。作品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也具有感人的艺术 性,他塑造的人物,至今仍活在人民的心中。

在当时,关汉卿被看作是戏剧界的一面旗帜。和他同时的作 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比他稍晚的作家沈和甫在南方被称 为“南蛮汉卿”,这些都证明了关汉卿的剧作产生的巨大影响。 关汉卿不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戏剧家。

回答3:

关汉卿生活在元朝,那时候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杂剧兴盛起来。关汉卿就从事杂剧的创作活动。他是玉京书会(民间杂剧创作团体)的领导人,和许多杂剧作家关系密切。同时他还经常出入剧场,和一些演员、民间艺人的关系也很亲密。

关汉卿生活的年代,社会的阶级、民族矛盾很尖锐,劳动人民受着压迫,而关汉卿本人也亲身体会到了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低下。于是他便创作了很多杂剧,去反映这种社会现实。

回答4:

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
1.生平: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人。至元、大德年间,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中,成为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
2.创作旨趣:他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对民生疾苦十分关切,对大众文化十分热爱。其创作态度是:既贴近下层,敢为人民大声疾呼,又不失厚人伦、正风俗的儒家旨趣。就其全部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而言,俗不脱雅,雅不脱俗。
3.作品: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多达67种,今存18种,如《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鲁斋郎》等等。
(二)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揭露统治者残暴,反映社会矛盾的,如《窦娥冤》、《鲁斋郎》等;

第二类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斗争,突出她们的机智勇敢,多带有喜剧意味,如《救风尘》、《金钱池》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杂剧,以《单刀会》最为突出。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关汉卿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执着于现实的人生态度。
(三)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性
1.鲜明的剧场性:他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以洗练的笔触交代戏剧情境与人物的关系,把观众的目光“聚焦”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
2.戏剧语言以本色当行著称:他所写的人物唱词,在抒情中蕴含着鲜明的动作性,切合特定的戏剧环境。
(四)《窦娥冤》的悲剧色彩
在关汉卿笔下,《窦娥冤》的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最具震撼力和典型意义的。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她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就养成了孝顺的品格。她3岁丧母,7岁时父亲因还不起高利贷,将其抵债给蔡婆婆做了童养媳。17岁结婚,岂料不到两年丈夫病逝,成了寡妇。以后地痞流氓张驴儿父子又恃强凌弱,闯进家门,欲霸占蔡氏、窦娥婆媳。张驴儿的父亲误服毒药致死,凶手张驴儿竟嫁祸于窦娥。贪官偏听偏信,胡乱判案,屈斩窦娥,造成千古奇冤。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她的性格是孝顺与抗争的统一。她的悲剧是黑暗的元代社会,是地痞流氓的为非作歹和官府的颠倒黑白造成的。她本不想与现实作对,但黑暗的现实却逼得她爆发出反抗的火花,更使她怀疑天理的存在,并发下奇异的誓愿,借异常的事象证实她的清白。窦娥不仅只是封建屠刀下的屈死鬼,更是黑暗社会的控诉者和抗争者。
剧本所反映的时代与人物遭遇,是以元代冤狱繁多的社会现实为依据的。融汇了剧作家对当时现实与人生的痛切感受,均具批判社会的价值和震撼人心的力度。
(五)关汉卿杂剧的影响
关汉卿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是中国戏曲的奠基人。他的杂剧,是推动元杂剧脱离杂剧的“母体”走向成熟的杠杆,是标志戏曲艺术创作走上高峰的旗帜,并对后来的戏曲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