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著作权法》第三条列明了受法律保护的九类作品,其中包括了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在互联网世界,图片是这些作品的主要形式。
二、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三、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二条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著作权法》第五章规定了侵权人承担的民事责任类型,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销毁侵权复制品、没收违法所得等等,同时规定了法院有权判处最高50万元的赔偿。严重的侵权行为,还有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从而受到《刑法》的制裁。
《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是没有期限的限制的,而发表权等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五十年。如果作者是非自然人的,则保护期是自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根据《著作权法》
第二十条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条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法》列明了受法律保护的九类作品,其中包括了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在互联网世界,图片是这些作品的主要形式。
二、《著作权法》列举了著作权项下包含的17项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出版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盗图”行为主要涉嫌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A:“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可以在作品上署本名、别名或者不署名,署名可以在图片水印中表明,可以在作品发布的页面上表明,也可以在介绍作品的文字中说明。即使作者未署名,也不代表作者放弃了自己的署名权,更不能署他人姓名。
B:“复制权”:即将作品复制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图片,将可能构成侵犯复制权的情形。
C:“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图片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上发布,就有可能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这是互联网环境下最常见的侵权形式。
三、著作权的保护期:《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是没有期限的限制的,而发表权等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五十年。如果作者是非自然人的,则保护期是自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四、侵犯著作权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著作权法》第五章规定了侵权人承担的民事责任类型,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销毁侵权复制品、没收违法所得等等,同时规定了法院有权判处最高50万元的赔偿。严重的侵权行为,还有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从而受到《刑法》的制裁。
五、什么是“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规定的只要尊重署名权、不修改作品并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使用作品的情形。合理使用的情形主要包括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情况。
一、《著作权法》列明了受法律保护的九类作品,其中包括了美术作品和摄影作品,在互联网世界,图片是这些作品的主要形式。
二、《著作权法》列举了著作权项下包含的17项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出版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盗图”行为主要涉嫌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
1、“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作者可以在作品上署本名、别名或者不署名,署名可以在图片水印中表明,可以在作品发布的页面上表明,也可以在介绍作品的文字中说明。即使作者未署名,也不代表作者放弃了自己的署名权,更不能署他人姓名。
2、“复制权”:即将作品复制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图片,将可能构成侵犯复制权的情形。
3、“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图片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上发布,就有可能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这是互联网环境下最常见的侵权形式。
三、著作权的保护期:《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是没有期限的限制的,而发表权等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五十年。如果作者是非自然人的,则保护期是自作品首次发表后的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扩展资料:
民事责任: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剽窃他人作品的;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