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的索尼是辅政四大臣首辅,他死前做了什么决定让康熙帝除了鳌拜呢?

2025-03-28 21:00: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索尼是谁?

索尼(1601年—1667年),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顺治帝临死前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做儿子康熙的辅政大臣,由于索尼年纪最大,功劳也最大,所以他是首辅。

索尼是历皇太极、顺治、康熙的三朝元老,在皇太极死后,他极力推举六岁皇太极的儿子福临(顺治)为接班人,顺治称帝后,索尼是朝中德高望重的元老。

顺治死后,索尼做了首辅,然后又把孙女嫁给了12岁的康熙了,他的孙女就是康熙的孝诚仁皇后。由此看来,康熙还得叫他爷爷呢!

(鳌拜)

二、索尼临死前做了一个什么决定呢?

说实话,四位辅政大臣各怀心腹事,尤其朝中的政治斗争很复杂,不能直接认为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不过四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劳苦功高之人。

四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只不过是权臣之间的争权夺利罢了。康熙皇帝年龄还小,还谈不上和皇帝争权。 康熙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四个辅政大臣,最初二、三年里还能同心同德极力辅佐康熙,打击南明残余势力和抗清农民起义,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随着战争的结束,形势日趋稳定,康熙亲政的条件基本成熟了,但做为辅政大臣的鳌拜随着野心的膨胀,日益嚣张跋扈。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当然他也不想让皇帝亲政。

鳌拜势力逐渐上升,他不遗余力的排除异己,尤其与议政大臣苏克萨哈势不相容,两者之间的矛盾还是由"换地风波"引起的,这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多尔衮一手造成。

但鳌拜此时显现出了霸道的一面,他假借康熙的御旨,杀了苏克萨哈的支持者。

鳌拜独断专行,屡次矫旨诛戮大臣。遏必隆知道鳌拜的恶行,但保持缄默不加阻止,亦不劾奏。索尼看到这一切,内心非常紧张。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力邀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一起上书请求康熙帝亲政,鳌拜迫于无奈,也充了充样子。不过康熙这次没有答应,说实话,鳌拜就不想让康熙亲政,他也不想交出权利。

随着鳌拜逐渐掌握朝中大权。索尼深知鳌拜的野心,在临死之前他决定对鳌拜进行最后的一击。

在康熙拒绝亲政不久,索尼再次联合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要求康熙亲政,苏克萨哈也看懂了索尼的做法,便主动向康熙请旨解除自己的职务,全部归还皇帝。首辅索尼和苏克萨哈、遏必隆都如此做了,鳌拜有什么理由不交出大权呢?

后来,康熙亲政,组织了十几个小孩,进行系统的训练,很快这些小孩成了摔跤高手,最后把鳌拜引进宫,擒住了鳌拜,把他关押了起来。鳌拜最后死在了监狱。

回答2:

索尼是康熙帝重要的辅政大臣,只有他内心明白鳌拜是一个觊觎权利的人,所以他死前给康熙分析了一下形势,就除掉了鳌拜。

回答3:

索尼在临死前,曾经联合其他大臣上书要求康熙亲政。但是并没有成功,因为鳌拜当时把持着朝中大权,所以当康熙亲政之后,就开始找机会除掉鳌拜。

回答4:

在他死前向康熙提议要还政于康熙,然后然自己的儿子辞去吏部侍郎的位置,担任康熙的侍卫 。

回答5:

金戈铁马的索尼是辅政四大臣首辅,他死前索尼再次联合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要求康熙亲政,苏克萨哈也看懂了索尼的做法,便主动向康熙请旨解除自己的职务,全部归还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