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比如唐太宗、汉高祖等。
谥号和庙号的不同点:
1、古代帝王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2、在古代,庙号都是帝王才有的,而谥号不仅包括帝王,还包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比如,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3、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谥号是根据生前的事迹影响来的评价,庙号也是一种死后的称谓,但有所不同。"庙"字,《说文》解释为:"庙,尊祖貌也。"宗庙是祭祖的场所,帝王的宗庙中奉祀的祖先都有一个特立的庙号与谥号相比,庙号的用字少,而且都是褒义的
庙号谥号中国自古就有,庙号似乎稍早,如商朝有庙号“高宗”者,但似乎没看见有谥号的,至周朝开始加谥号,周文王,武王等都是谥号
汉朝开始的皇帝称的是谥号而不是庙号,原因是当时只有对杰出的皇帝才会在身后有庙号,例如汉景帝就没有庙号,所以一般就只以谥号来称呼
而后世皇帝慢慢的不论杰出不杰出,都有庙号了,魏晋南北朝以后除了被废的皇帝(如南朝刘宋的前后废帝)一般都有庙号有谥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也就是说是帝王专用的。而且追尊庙号是非常严格的,一般是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只有开国君主才能为祖、继嗣君主只能为宗。但是明清两朝列外,如朱棣庙号初为太宗,但是到了嘉靖时期追尊为成祖,开了先河。到了清朝康熙不是开国之君,而庙号圣祖。还有一个例外就是元朝,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表示自己才是皇统的正宗追尊铁木真为元太祖,而作为元朝开国之君的他,死后被追尊为世祖。但是铁木真元太祖的庙号并没有得到海都为首的诸王的认可,他们只认可成吉思汗的汗号。
谥号就广泛些了,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在他们爵位前加的称号,如:如刘彻庙号是世宗,但是谥号是武帝。刘秀庙号是世祖,谥号是光武。大臣类如霍去病的景桓侯,景桓就是他的谥号。岳飞谥号为武穆,后改为忠武。曾国藩谥号为文正,所以也称曾文正公。也就是说谥号不但皇帝可以用,有功绩的大臣死后也可以用,但是庙号则只有皇帝才能用。
1、谥号是根据人生前做的事产生的影响得来的评价,,庙号也是一种死后的称谓,但有所不同。
2、庙号比谥号用得少。
3、庙号出现的比谥号早。
扩展:
谥号: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庙号: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